司馬法、歐陽春于丹郡對峙月餘,雖有陳臺、唐玉相助,小勝一場,怎奈不敵司馬法大軍,城外關卡被破,只能撤回丹郡防守。
兩軍交戰,歐陽春多次設計奇襲都被司馬法看破,折損梁曼、梁昆、劉禮、劉桀、周方、馮定等數十將領,死傷將士五千餘眾,被俘千人。
前線戰報送至華郡,梁景出列:“歐陽春損兵折將,損失慘重。司馬法大軍連戰連捷,勢不可擋。此人非司馬法敵手,丹郡遲早告破。”
寧澤說道:“歐陽春進退有據,雖折損許多兵將,卻非其不能也!連番敗戰下依然守住丹郡,不讓司馬法大軍前進一步,已是全功。有他坐鎮,西邊無憂!倒是汐、元、梁三州需要讓人密切關注。”
寧澤寫信發到丹郡,肯定歐陽春的功績,讓他無須擔心質疑,全力對付司馬法。
說實在的,除了最初佔到便宜,這段時間面對司馬法連戰連敗,歐陽春差點懷疑人生,不管什麼計策對方都能看破。自己卻猜不透對方想法,若非陳臺、唐玉相助,根本擋不住司馬法。司馬法兵力數倍超過自己是一方面,同時兵法軍陣都比自己厲害,稍微有點受到打擊。
當初未出仕時,未將天下英雄放在眼裡,此時才知一山更有一山高。
別說下面兵將,就連他自己都有些質疑本身能力。
原以為連戰連敗,被困丹郡十分難看,上面肯定會有責備。誰料收到飛鴿傳書,寧澤非但沒有絲毫責備的意思,反而肯定自己,深受感動。
於是請陳臺、唐玉相見,對他們說道:“司馬法初時失利,而後穩紮穩打,極度難纏。我三人合力僅能守住城池,在他手中吃不少虧。眼看陷入困局,逐漸吃力,不如同心同力,思索破敵之策!”
陳臺、唐玉點頭,異口同聲:“理當如此!”
結合三人智慧,徹夜對談,最終得到一個共識——司馬法仗著兵多,一力破十會。只要夠穩,丹郡這點兵馬再怎麼都拿他沒轍。正面迎敵不是辦法,根本無法將其擊敗。而之前嘗試過突襲糧倉,對方也是毫無破綻,守備森嚴,反而己方損兵折將。三人所施計策,面對司馬法全都無法奏效,一一被其看破。想讓司馬法退兵,不能從他這邊下手。
既然面對司馬法的計策都被看穿,三人對他無可奈何。不如分別用機,針對司馬法之外的敵人。
陳臺決定將驃騎將軍周皓從司馬法身邊引開,於是從西門領兵突圍,登上伏牛坡。
唐玉從東門突圍,裝作前往潼郡求援,中途隱於丹潼澗。
得到訊息,驃騎將軍周皓果然向司馬法請命:“軍師,陳臺突圍登上伏牛坡,想要觀我軍勢。末將領兵圍住伏牛坡,可將其一舉成擒。”
旁邊大將李勳也站出來:“末將領兵追擊唐玉,使其不能抵達潼郡,求得援兵。歐陽春無計可施,兵力少於我軍數倍,困守城池尚且不足,竟敢分兵,自取滅亡!”
司馬法閉目思索片刻,微微笑道:“陳臺此舉並非觀我軍勢,伏牛坡地勢不高,不如密林。大概是想引誘我軍分兵,緩解城防壓力。又或者,有其他目的。”
“即使陳臺設計,只需以兵力優勢困死伏牛坡,再以火攻,對方必敗!”周皓說道。
“話雖如此,還是小心為妙!”司馬法道,“將軍可領兵捆住伏牛坡,切勿冒進,以免中其詭計。”
“喏!”周皓領命。
“軍師,唐玉那邊?”李勳趕緊問道。
司馬法對他說道:“若要求援,只需一員猛將突圍便可,何必領兵兩萬前往潼郡?此必敵方策略,若往追之必中埋伏!”
“以軍師之見,應當如何應對?”李勳問道。
“唐玉率兩萬兵馬,想要設伏最佳地點便是丹潼澗。將軍可率兵五萬追擊,至丹潼澗附近不得輕入,穩穩推進。”司馬法笑道,“只要對方無法奇襲,便可一舉滅之!”
“喏!”
驃騎將軍周皓、大將李勳奉命分兵,各令五萬兵馬追向陳臺、唐玉。
司馬法趁著丹郡兵力驟降大半,猛攻城池。
歐陽春親自率兵,協同梁楷、梁舜、孫凌等丹郡文武城上作戰,抵禦攻勢。
在此之前,歐陽春利用飛鴿傳書,一封密信送往嵇陽。
話說陳臺帶兵一萬登上伏牛坡,很快被周皓大軍包圍,困於頂峰。
周皓派人喊話:“陳將軍,當今天下唯偽帝劉賢與陛下爭奪江山。周羥已死,唐牛被困卞州。王彧並非丞相敵手。沅熙公主與陛下姐弟之情,卻以女流之身佔據金、漢、丞三州之地,為權逆寧澤利用!寧澤欲謀天下,名不正言不順。金州蝗災,便是老天警示,寧澤必敗!如今貴軍必敗,以將軍之才若能加入我方,丞相定會重用。不如下山隨我去見軍師,為陛下效命!”
陳臺回道:“我主雖為女子,卻有匡扶大成江山之心。同為大成皇室,以弟伐姐,相煎何急?若是陛下念及姐弟之情,為大成天下著想,理當退兵剿滅諸侯叛逆。待陛下與順帝決出高低,正是繼任大統,我主自然攜三州之地歸附,何須擅動刀兵?”
部下將話傳回,周皓當然聽得出陳臺的緩兵之計。
我跟你說寧澤利用劉元香謀奪天下,你卻跟我說劉元香沒有野心,簡直牛頭不對馬嘴。周皓心裡想道。
於是命人再度傳話:“將軍不肯歸降,我軍將在伏牛坡周圍堆積木柴,以火相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