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自幼長於南朝桃花山寺受佛門薰陶少見道符,不過北歸途中蘇寒山也從護送車隊道門大主教那裡瞭解到些許道門修煉之法。
簡單些來說,無論補天教或截天教,道門弟子除了引星輝入體提升修為外,更多的時間都是在修行道符。
道符以其呈現方式的不同分文印咒鬥四種,作用更是多不勝數。
而在文印咒鬥之中,符文正是入門的根基,共計一千整。也就是說,道門無數符乃至玄奧的陣法都是在此千字元的基礎上組合而來。
就像是認字,然後組詞造句。
當一名道門教徒能夠將千字元認遍並且一筆不落的描繪而出時,那麼他就具有真正銘刻符文的能力了。
這也正是補天教掌教神闕讓蘇寒山練習千字元的原因。
“只是,這入門會不會太難了些?”
一個時辰後,不知不覺紙簍堆滿。耗費心神感覺疲憊無比的蘇寒山飲茶歇息。看著面前書案老師贈予的那部千字元,忍不住想著。
戰國至春秋,道門傳承何止百年?衍化至今,應該有更簡易輕鬆的入門修煉之法才是。
畢竟大道至簡方是真理。這千字元文若按照一日一符的速度,豈不要等到三年後才算摸到門檻?也太不合常理不近人情。
蘇寒山看了眼侍女知書問道:“姐姐可懂符?”
知書聰慧。
她看出了九皇子急於求成的心思,便柔聲勸道:“知書雖非道門弟子,卻也知城外天符山裡那些道童教徒走的入門修煉之法確是這部千字元無虞。”
還以為老師刻意給自己出難題不走尋常路的蘇寒山笑了笑:“想來是我太心急了,路還是要按部就班的走方才踏實。”
知書說道:“以殿下的悟性聰穎,想來不需要等上三年的。”
被侍女打趣的蘇寒山並沒有生氣,忽而想起那位命運安排的宿敵,自言自語說道:“也不知鳳棲梧修煉這千字元用了多久。”
自幼與眾姐妹一起接受特殊訓練的知書對數年前鳳棲梧道符驚天都的事件有所耳聞:“據說只用了三個月。”
蘇寒山聞之略感驚訝。
雖然知曉鳳棲梧天賦異稟非同常人,卻沒想竟會如此妖孽。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完成千字元入門,這可比起一日一符快了十倍不止。
正自驚訝的蘇寒山又聽侍女知書補充說道:“天都裡傳聞,說鳳棲梧畫第一枚符用時二十九天,第二枚符用了二十八天,第三枚則是二十七天。然後在接下來七日之內便晝夜不停,將剩餘九千九百九十七枚符文盡數描繪而出。符成之後,天都裡無數符文竟有剎那的失效,如被致盲一般可怕。自那時起,鳳棲梧之名傳遍江湖,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蘇寒山神情由驚訝變得震撼。
隨後又忽然想起些東西,他翻看著千字元。
一氣呵成九千九百九十七枚符文,豈不意味著鳳棲梧在前三枚符文之中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共通處?如若不是掌握了某種規律,又豈能符驚天都?
古語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鳳棲梧既然可三生萬物,便能二生萬物。如此推論下去,千字元裡豈不存在著一符生千符的法門?也就是說,若能真正理解符為何物,所謂的千字元歸根到底也不過一符耳!
難道這就是大道至簡的真理所在?
猶如發現新大陸般,蘇寒山調整思緒,目光不再僅限於第一枚符文描繪的是否趨於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