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著微笑,蘇遠山重複了一下該名學生的提問。
“如何看待東亞三國經濟一體化之後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是嗎?”
“是的。”
“嗯,好的,請坐下。”
蘇遠山低頭擺弄了一下稿紙,又調整了一下話筒,然後雙手支撐在演講臺上,目光望向全場。
只見所有人都望著自己,特別是來自國內的留學生,蘇遠山心中略感欣慰。
首爾大學,坦白說……雖然排名還行,但就目前國內所尊重的理工科而言,其實比不上國內幾所理工高校的,甚至還比不過隔壁的韓科院,來這邊的,多半偏向於非理工科以及社科。而且這些學生的未來,也基本上是瞄準了東亞,特別是在棒國的工作和就業機會。
那麼對於他們而言,東亞三國經濟一體化的影響就尤為重要了。
這些學生們能夠關注,也表示他們確實不是來“混個海龜文聘”的。
“嗯……首先,這不是一個物理學問題,其次,我也不是經濟和國際問題專家。”
蘇遠山面帶微笑,先給自己疊了兩層buff,然後他看便到,臺下有兩位他認識的首爾大學教授便會心的衝他一笑。
只不過他這話讓部分對他不甚瞭解的學生多了那麼一丟丟的失望。
“但我還是願意站在一個企業的角度,來和同學們分享一下我對東亞三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和交流的看法。。”
蘇遠山雖然在回答前重複了那位學生的提問,但自己沒有用“三國一體化”這樣的用詞。
原因很簡單……因為領導給他打招呼了,讓他公開演講的時候“注意點”——畢竟他不是“普通學者”。
領導的提醒讓蘇遠山明確地意識到,或許西方部分的智囊團隊已經把他的公開發言納入對大陸的政策層面的解讀——嗯,那簡直是一定的。
這種待遇……坦白說,蘇遠山很不喜歡。
他可是歷來喜歡“放大炮”的。
領導的話無疑像是給蘇遠山套了個籠頭,讓他不得不仔細斟酌起來。
“誠然,經過部分媒體的過分解讀,在今年初,東亞三國達成的自主貿易初步協定,已經變得被世人所知。且在這些媒體中,它或許已經偏離了成立該協議的初衷。”
蘇遠山先是給自己的講話下了一個結論。
——他承認自貿區有影響——畢竟這是這個學生問題的原由,但他否認部分西方媒體大肆宣揚和部分東亞媒體的過分樂觀。
“自由貿易協議,其本質上,依舊是立足以互惠互利為前提的保護性貿易條款。它雖然能夠從實際上加強三方的經濟和貿易交流活動,但如果過分地誇大它的作用,並把它當成所謂‘一體化’的象徵,那顯然是過於警惕和樂觀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蘇遠山特意頓了頓,給眾人留下了理解“警惕”和“樂觀”的時間——警惕,自然是對西方說的,樂觀,自然也是對“自己人”說的。
“因為一體化,需要有共同的目標,貨幣,文化,對手甚至……”蘇遠山微微咬著牙,很是艱難地思索遲疑了好幾秒秒,這才說最後那個詞——“敵人”。
說出這句話後,蘇遠山依舊停頓了數秒。
他相信,只要是認真思考了當前政治和經濟格局的人,都應該能理解他這番話的意思。
在現目前,只有一個經濟體是一體化成功了的,就是推出了歐元的歐盟。
歐盟就滿足了他之前所說的所有“需求”——特別是“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