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王朝更換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應該是從獨權制又跳回寡頭制。關於這一方面,最典型的例子當屬瑪納達,瑪納達的歷史就是寡頭制與獨權制相互跳躍的歷史。
在瑪納達1077年的歷史中,經歷了108年的寡頭制,305年的獨權制,又變成169年的寡頭制,在變成283年的獨權制,接著是152年的寡頭制,再然後是60年的獨權制,才讓國家滅亡,這也是罕見的例子。
接著在細說寡頭制,寡頭制內部又可以細分為兩大類,一是寡頭共和制,二是寡頭獨權制。
有人可能就懵逼了,這寡頭共和制和寡頭獨權制,又和共和制和獨權制有什麼區別?然而,這是有區別的。
同樣是以瑪納達為例,瑪納達在寡頭時代,實行的就是寡頭共和制,雖然仍然是由一定數量的大貴族操控國家,但是瑪納達王是由議院共同選舉的,所有寡頭都有發言權,並且寡頭家族並不是固定的,這也需要選舉。
而與瑪納達糾纏了千年的茲拉,在1506年以後,就從和瑪納達一樣的寡頭共和制,轉變為寡頭獨權制,國家由三大家族共同掌控,即三寡頭共治。
必須要說一點,比起寡頭共和制來說,寡頭獨權制出事的機率是百分百,凡是實行寡頭獨權制的國家,雖然在統一政權的速度是相當快,但是將來出事的機率是一定的。
茲拉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三寡頭之間鬧崩了,但是這裡不說茲拉,說一個最著名的寡頭獨權制國家,烏爾奇。
烏爾奇的寡頭獨權制被當時人稱為三領主共治,那個時代的人將這個制度給誇上天,聲稱三領主共治加快了烏爾奇的統一,避免烏爾奇人繼續在墮天亂世中血流漂杵,然後之後他們就傻逼了。
比方說,在如今的騰龍大陸,將對方罵做“約書亞家族的種”,是一句罵人的話,是在罵對方兩面三刀、陰險狡詐,這個典故是來自於約書亞家族在歷史上的功績。
雖然如今烏爾奇人乃至他的國家都已經不復存在,但作為一個建立過王朝的家族來說,混到這個待遇也太慘了。
有多慘呢?要知道烏爾奇文與烏爾奇語到如今已經是死文字和死語言了,除了學者沒多少人會去學習這東西,然而“約書亞”這個烏爾奇單詞,卻相當多的人會拼,不會拼也會說——主要是用於罵人。
以上介紹的都是單獨政體,事實上在實際的歷史程序之中,出現混合政體的國家也大有國在,無外乎兩兩搭配,乃至於三種全有。
以新赫莫達(即1862年建國的赫莫達,與1162年至1329年存在的老赫莫達區別開來)為例,建國初期赫莫達就是以南方實行共和制的卡哈馬拉共和區,與北方實行獨權制的南蘇王區組成邦聯而存在,奇葩的一筆。
而以法修姆為例,其在1540年至1688年時,整個國家實行的是寡頭共和制度,可是東邊的洛爾達軍鎮實行的卻是洛爾達家族自治的獨權制度,屬於寡頭制與獨權制結合的國家制度。
那麼寡頭制與共和制結合的國家有嗎?有個勉強算的,波旁二十四執政長之年時,僑民聯盟已經形成寡頭制度,而本土還是共和制度。
那麼三者結合的制度也有嗎?仍然有的,那就是羅曼赫非,羅曼赫非當局執行的是獨權制,然而南方的摩奇區執行的是寡頭制,最西邊的哥梅自由貿易區執行的是共和制,屬於三種制度的混合。
此外,最後介紹一種古代的國家形式,那就是邦聯制度,邦聯制度在古代雖然罕見,但是仍然是有出現的。
比如前面介紹的赫莫達,就屬於邦聯制度,並且它的邦聯制度是受到宗主國蘇拉西的保證,蘇拉西試圖依靠邦聯制度來控制赫莫達。
然而邦聯制度並非蘇拉西的首創,首創邦聯制度的是艾豐奇,而第一個實踐邦聯制度的國家是艾豐奇的傀儡國芬雷。
芬雷在度過最初的兩百年以後,隨著艾豐奇對芬雷的控制加深,很快就將芬雷搞鼓成為權力分散的邦聯國家,讓芬雷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不得翻身。
邦聯制度對於國家來說是一個徹頭徹底的噩夢,然而他卻為未來聯邦同盟的出現奠定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