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拾遺記》記載:“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斷水,三名轉魄,四名懸翦,五名驚鯢,六名滅魄,七名卻邪,八名真剛。”
這也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八劍,簡單翻譯一下:
越王勾踐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從昆吾山(今河南濮陽西南)採精金鑄冶八劍。
即掩日、斷水、轉魄、懸翦、驚鯢、滅魂、卻邪、真剛八大名劍。
古史記載,一曰“掩日”,以此劍指日,則光盡暗。因金屬陰,陰盛故陽滅。
二名“斷水”,以之划水,水開而不合。
三為“轉魄”,以之指月,贍兔為之倒轉。
四謂“懸翦”,飛鳥掠過,自觸其刃,如斬截也!
五名“驚鯢”,以之泛海,據說鯨鯢畏之而深入。
六為“滅魂”,攜此劍夜行,不逢魑魅。七曰“卻邪”,妖魅見之則伏。
八名“真剛”,切玉斷金,如削土木,吹毛斷髮,削鐵如泥。
此八劍應八方之氣鑄造而成。
越王勾踐還熱衷於蒐集和珍藏名劍。
當時的寶劍鑑定大家薛燭,當他看到勾踐珍藏的寶劍時,大吃一驚,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這稀世之寶。
由於勾踐名劍眾多,收藏價值極高,並且古代尚武之風濃郁,一把稀世神兵更是世人所追求的。
特別是勾踐死後,有許多人士曾絞盡腦汁去尋找他所珍藏的寶劍,但一無所得。
張天元算是運氣比較好的人。
他曾經認為《拾遺記》只不過就是志怪而已,根本當不得真。
所以也並不覺得越王八劍真實存在。
可今時今日,當他真正見到這越王八劍之首掩日的時候,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
即便是志怪裡面的東西,其實雖然不能全信,但也不可都不信的。
就像我們看武俠,儘管很多都是虛構,但也有不少是真實的東西。
掩日的發現,不光是一把劍那麼簡單。
它關鍵之處在於,能夠證明越王八劍是真實存在的東西,而絕非完全子虛烏有。
越王勾踐,當年確實是鍛造了另外八把寶劍,只不過以前因為其他的寶劍沒有傳承下來,所以人們並不能證明《拾遺記》上面記載的八把寶劍是真的,但是現在有了這真剛的現世,那就說明至少當年王晉在寫這本《拾遺記》的時候,並不全都是胡編亂造。
這個發現,讓張天元簡直興奮不已。
看看蕭峰銳那樣子就知道了,這把劍有多麼珍貴。
這本來還不想去的地方,竟然淘出來這麼一件寶貝來,張天元不興奮都不可能。
這東西的價值,那真得是你說幾十億都沒問題。
因為別人根本拿不出第二件來。
張天元以前就有個想法,要把中國古代的那些寶劍全部都找到。
雖然這理想有點太過天真,但如今總算是找到了一件,這總比什麼都找不到要好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