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用店裡的放大鏡仔細檢查釉面和底款,和彩料青花特點,款寫的不錯,字有力道,部分字帶有康熙和萬曆寫款特徵,氣泡真的太小太均勻,放大鏡下也看模模糊糊的,釉又薄,心裡想這能老嗎?
“不是柴窯燒的”張天元忍不住冒出這麼一句。
老闆一聽,回答道“這一件我看也是不對,估計是新東西,不過也說不清楚。”
“這杯子很特別也精美,也難找到對比的樣本,還是可以研究和玩玩的,不對的東西也要認真研究,即使是假東西對提高鑑賞能力也有幫助。”
旁邊一個藏家隨口說道。
但張天元此時心裡頭卻總覺得這裡面有蹊蹺,這款寫的太好了吧,完全是老官窯的手法,具體是明代還清早,自己腦袋也不是計算機,莫非是真東西。
想到這裡,他便索性用鑑字訣鑑定了一下。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卻是驚得差點將下巴掉下來了。
“居然是成化稀有薄胎器”!
他心中唸叨,回憶著腦海中有關成化瓷器的資料。
這些資料他以前可都是記在了腦海之中的,現在仔細回憶一下,一股腦兒就全出來了。
“這東西反正你們也不喜歡,倒不如便宜賣給我算了,我拿回去就當是喝茶的杯子了,這東西雖然是贗品,但做工還算精妙,就當是賣個東西做對比,以後不會上當受騙。”
張天元心中有些緊張,說這番話的時候,他是真怕被對方看出來端倪了。
“你喜歡就拿去,給個五六百美金就行!”掌櫃的很爽快地回答到。
張天元立即掏錢給了那掌櫃的。
心中仍然是有些狂喜,這可是成化官窯薄胎黃釉印天馬雲紋綠彩小杯啊,花六百美金就拿下,賺大發了。
不過東西拿到手裡,他並未著急離開,這個時候急匆匆離開,反而會引起別人懷疑的。
掌櫃的也並未多想,隨即拿出了另外一隻小碗給眾人顯擺。
“這可是好東西啊,青花小碗,寶貝啊。”
旁邊一藏家驚呼道。
張天元仔細看了一眼,也不由心動,那還真是一件好東西。
“嘿嘿,實話告訴你們吧,這可是我上一次回國的時候到山裡‘意外’淘到的。”
掌櫃的得意地說道。
那天掌櫃的走累了,就敲開一戶農家的門。
三間低矮的瓦房,孤零零地坐落在山腰上,房子四周是用山石壘成的矮牆,牆上爬滿了牽牛花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藤,院裡有兩株上了年紀的龍眼樹,幾隻公雞悠閒地吃著食,幾隻老母雞“咕咕”地叫著。
房子的主人和他的老伴、兒子坐在門前的小木凳上,每人手裡端著一碗粥,一家人正在吃午飯。
掌櫃的只是想找人聊幾句、歇歇腳。
主人熱情地招呼他,給他搬來一隻小凳子。
他坐下來,和主人聊起天來,“大爺,您老貴姓?”
“姓夏。”
“大爺,您家的小院多幽靜啊,哪像城裡那麼喧鬧。”話沒說幾句,地上裝雞食的一個小碗引起他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