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一次上門,說辭卻是準備的足足的,更不敢擺一點的架子。
“伯爺容稟,殿下有言,屢屢厚顏相求,卻無以報之,實感羞慚無地,只是近聞伯爺出掌國武監之事,心中偶動。。。。。。。。。”
下面多數就是芍藥自己的話了,意思也表達的很明白,趙石一聽,卻是有些意外,只因和自己想的差的太遠,還以為那位又不滿婚事,想個法子來鬧一鬧,讓婚事黃了呢,不想,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那位根本沒這個意思,卻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婚事在操心。
按照少女所說,長公主殿下即將大婚,不過婚後卻是不能再在宮中居住了,公主下嫁的章程趙石不熟,但人家卻說的明白,皇上有意下旨,給自己妹子建一處公主府,注意,是新建一座,而不是賜宅。
即便是長公主,能得如此加恩,也是一種了不得的榮耀,更顯示了長公主殿下在皇帝陛下心目中的份量,而這又多少給了靖佳公主一個選擇的餘地,什麼餘地?既然是新建居所,這建在哪裡,又建成什麼樣子,自然是公主自己說了算了,在這個上面,皇帝陛下優容的很,沒一點干涉的意思,難得的顯出了少有的寵溺。
而公主殿下那邊想了許久,終是覺著自己出宮獨居,雖有陛下寵愛,但卻沒有幾個靠得住的人幫襯,加之身在皇家,自然知道陛下的寵愛只能是一時,斷不會是一世,說不定過上些時候,陛下也就不會記得還有這麼個自小跟在他身後,景王哥哥,景王哥哥的叫著的妹子了。
而她久居宮中,對於朝堂上的紛爭身懷戒懼,萬一再失寵於陛下,在外間的境況說不定比之母親還有不如,若再一個不經意捲入朝廷政爭,那還得了?這個可不是什麼杞人憂天,她將來的公公如今可是羽林左衛都指揮使,陛下倚重之臣,下嫁這樣的人家,想要置身於朝堂之外,何其難也?
想的既多,且還長遠,要不怎麼說皇家之人,沒一個好相與的呢,隨著年紀漸長,當初那位乍逢於太液池,後遇於乾元殿外,在雪中怡然獨立,透著幾許天真,帶著幾許嬌怯的皇家公主卻是也變得滿腹機謀了。
這些事情放在尋常女子身上,哪裡會想的如此繁複周詳?兼且不經意間,便有無情的味道透出來,防著公公,也從未為未來的夫君設想,一心一意,只為自己將來謀劃,這便是皇家女兒,雖身不由己,卻在最大程度的為將來掙扎,可憐嗎?可憐,卻也著實沒有半點可愛之處的。
這般一番堪稱慎密的思慮下來,靖佳長公主殿下卻是欲將長公主府建在長安城西的承恩湖畔,這卻是一舉數得之舉,一來表明自己遠離朝堂紛爭的心思,二來國武監就建在那裡,國武監祭酒雖一直還掛在已故的鎮北大將軍折木清名下,但實權一直握在誰手中卻是盡人皆知之事,有趙石若有若無的庇護,想來那位公公即便有什麼心思,也要忌憚幾分的。
再有,那裡山清水秀,離長安不遠不近,正是一個遠離紛爭,卻又不至於擱的太遠,什麼事都不得聽聞的好所在。
說到這裡,為什麼來找趙石也就清楚了,承恩湖都已經是國武監的了,周圍方圓十數里,漸漸都已劃歸國武監所有,所以,想要在這裡起一座府邸,即便是公主府,沒有趙石點頭,又怎麼能成?
按照公主殿下的打算,在承恩湖畔建府,要由香侯府督建,趙石再能掛個名兒,那是最好,因為不但能向旁人稍微展示一下長公主殿下的權勢,而且,趙石手下現在握著許多工部匠人之類的人手,用起來會更方便,工期也會縮短不少。
但意思是這麼個意思,話卻沒有說死,只是言道,得勝伯若是不願,也就算了,但選址之事,卻還是要落在趙石身上。
當然,這回長公主殿下沒有空手套白狼的意思,也是準備了說辭的,國武監草創,名聲不顯,若有公主府相伴在側,當有助於國武監之名傳揚於外。。。。。。又聞國武監與戶部略有紛紜,公主殿下出宮就府,或可相助一二。。。。。。。。。
話說到這個地步,實在沒必要再說什麼了,但也只最後幾句,才算是稍微打動了趙石,雖然為了建府之事找上門來,頗讓趙石感覺意外,更出人意料的是還要建在承恩湖畔,和國武監比鄰而居,他一時有些捉摸不透那位公主殿下到底想幹什麼。
但他這多半年來,心都鋪在國武監上面,且下了死力,其他的不管怎麼說,你建府也好,選址在哪裡也罷,說的再好聽,謝意也是不能當飯吃的,他都不怎上心,更覺著那位公主殿下其意不明,能不摻合還是不要摻合的為好。
不過一旦涉及國武監,在他心裡卻又兩說著了,仔細的想了想,對於現在的國武監來說,確實不無益處,也虧那位公主殿下想的出來,竟拿著這麼個籌碼上門,也不知是聰明過了頭,還是有熟悉國武監之人相助。。。。。。。。。不過。。。。。。到也不妨一試。
他是決斷之人,一旦拿了主意,就不會再做猶疑,不過現在他城府漸深,還是故作沉吟良久,才答應了下來,“好吧,回去轉告長公主殿下,我這裡應下了,只是殿下應該知道,我這裡忙的很,選址也就罷了,恐怕。。。。。。。。。”
“多謝伯爺,殿下聽到這個,肯定歡喜的緊,伯爺國之棟樑,軍務繁忙,殿下屢以私事煩擾,已是慚愧,又怎敢勞動伯爺太多?伯爺放心,能得伯爺一諾,此事便成了一多半,其他自有專人打理,不敢勞伯爺費心。。。。。。。。。”
事情就這麼定了,到了,少女卻又從袖子裡抽出一封文書,恭敬遞上,“殿下命奴婢代傳,伯爺幾次婚娶,前又喜得佳兒,殿下礙於身份,皆未能盡得心意,今逢年關,遂備些薄禮,聊表寸心,還望伯爺笑納,來日方長,待得殿下出宮,當有重謝。”
長公主殿下給外臣送禮,若是說出去,恐怕要掉一長安的眼珠子,但趙石卻老實不客氣的拿了過來,翻開略略一掃,有些失禮,卻讓那少女喜上眉梢。
這是一份禮單,東西不多,價值很是不菲,但要說多珍貴,卻也是扯淡,只最後幾行字,卻是幾個人名,後面還寫著幾人的職務,兩個戶部的,一個禮部的,還有一個吏部的,官都不大,皆為六七品的官階。。。。。。。。
“這份年禮,乃殿下準備多時,聊表心意,伯爺放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