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之這次算計最深的,還是種家的女婿,真真是雪上加霜。
難道種從端當年的老路,折家也要走上一遭,真真是風水輪流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次種家可是站對了地方,換成折家吃虧了。
有些折家子弟不免懷念起大將軍折木清的時候了,心裡也是埋怨折匯太過年輕氣盛,家族種下了禍根,這會他們可不會想,當年大將軍折木清臨終之前,將趙石叫來託付遺言的時候,折家子弟各個不服,冷眼相待的情形了。
趙石自然不會去管折家子弟怎麼想,以往,不管是折家,還是種家,他看著都是一般的不順眼,而今娶了種家的女兒,這才和種家親近了起來,但還是對其他種家子弟不冷不熱的,並無多少親近之意。
何況折家這回大大得罪了他,折思廉他眼中,已經成了死人,只不過是琢磨,什麼時機動手好一些罷了。
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不用他動手,成武皇帝已經耐不住xng子,下了狠手。
幾r之後,折匯還沒回來,聖旨已經到了折家,裡面說的就是折思廉與王氏等人勾結,yn謀作亂事。
折思廉當即被捕拿下獄,牽連的人也不算太多,四五個折家子弟,七八個與折家走的太近的朝廷命官,其中自然是兵部的最多。
這回和動王氏不同,並不會波及太廣,充滿了就事論事,不及其他的味道,裡面卻也滿含jng告的意味。
折思廉的罪還沒徹底定下來,折匯終於姍姍來此,回到了闊別已久的長安城。
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入宮見駕,出宮的時候,也看不出這位回京的大將軍到底想些什麼,但據說回到府中之後,卻是勃然大怒,將家中幾個子弟打的皮開肉綻,還處死了幾個家奴,都是次子折思廉身邊的人。
接著,大將軍折匯上罪,宮裡的旨意很快下來了,撫慰有加,連爵位也給晉了一等,差一步,便可入侯爵之列了。
折家的人心終於算是稍稍安穩了下來,但折思廉就沒那麼好運了,大將軍折匯上嚴懲自家次子,成武皇帝這回是真的沒跟他客氣,順著他的意思,當即將折思廉論了個斬立決。
折匯第三r,等了定軍侯府的門兒,這是要低頭了,他甚至有些後悔,因不清楚京師到底是個什麼情形,所以交卸兵權之後,又耗了些r子,才啟程回京,路上也走的不快,竟然到了七月末尾,才回到京師。
若是能早回來兩天,宮裡的旨意還沒下來,轉圜的餘地也就多些,這個次子他是非常喜愛的,但現,宮裡旨意已下,留下的餘地真就不多了,讓皇帝改主意容易,但讓皇帝陛下收回成命,卻是千難萬難。
了兒子xng命,無奈之下,折思廉終於打算尋大將軍趙石求個情了。
但對於趙石來說,從來不曾把這些將門世家之類的太過放眼中,就是當年,不過還是個羽林將軍的時候,就沒少收拾了折種兩家的人,現如今更是不會將他放眼中,尤其是這個折匯,軍前大將,打仗未見什麼功夫,耍弄小聰明到是一等一的好手,當初就曾以糧草之事做挾,搬弄過一次是非。
而今又縱容自家兒子做下此等鬼祟事情,與當年大將軍折木清的英雄氣概相比,如今的折家領頭人,真真是讓人半隻眼都瞧不上。
遂閉門謝客,讓折匯狠狠吃了個閉門羹。。。。。。。。。。
折匯掉了臉子,回到府中又是一番折騰,但怎麼折騰也折騰不會折思廉的xng命,折思廉終是人頭落地,而折大將軍也小病了一場,之後恨趙石入骨自不必。
但還沒等他病好了,聖旨又下,晉大將軍折匯延州鎮軍都指揮使,接任大將軍張祖,掌延州鎮軍兵權,即刻啟程到任。
一下子被打發去了西北,這可不是什麼重用,要知道,這些年自大將軍折木清去後,折家已經漸漸將實力都移到了東軍,將西北那裡讓給了張家,張祖統帥延州鎮軍多年,加之如今的副指揮使是張家三子張承。
那真真是張家的天下,折匯到了那裡,r子恐怕不會好過了。。。。。。。。
三更了,月票,程序加快,估計很快就能回到戰陣了,阿草思路已經清晰,大家討論一下,到底先打哪個,看與阿草思路一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