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手裡一沉,暗自掂量了一下,足有十幾二十兩之多,頓時眼睛就有些放光,顯然,道士也是要吃飯的。
不過雖然趙石等人都是一身便裝,但張鋒聚幾個從軍營出來,都是一身軍服,這道士心裡也是有數,這群人中雖有些是胡人,但其中旁的那些,定然是秦人權貴了。
本就不敢怠慢什麼,這時見了銀子,更是歡欣了幾分,再者說了,被大軍圍住那些時候,雖然提心吊膽的厲害,但也知道,秦人好像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可怕。
對於不相干的人等,還算和善,與女真,契丹人總喜歡遷怒於人大不相同。
得了銀子,中年道士笑著就將一行人往後院領,嘴裡也不再那麼寡淡,一邊呵斥著道童,一邊笑著說自家觀內雖然清淨,但觀內做的素食,卻是附近出了名的,連城內幾間大寺大觀也比不得,過會指定讓幾位施主嚐嚐,也好討個口碑。
這話說出來,不像個道士,到像個酒樓跑堂的。
張鋒聚在趙石身後,對著不顏昔班,和木華黎兩個擠眉弄眼,意思是說,看看看看,你們得跟老子學學,白花花的銀子出手,立馬就有吃喝上來,奉承話也讓人聽著舒服不是。。。。。。。。
趙石免去表情,不過卻是在想,這些僧人道士的,到是聰明的緊,不過若不聰明,在這邊塞之地,怕是也活不過去。
在觀內轉悠了一圈下來,卻也能覺出幾分神清氣爽來。
回想起當年入蜀之初,有那麼個老道士當街攔路,神神叨叨的要給自己看相,最終被清虛道士圍住,很是打鬥了一番,據說那老道士身手很是不錯,還是河洛有名的劍手,草莽之間,總能見到些奇人,也不知這道觀之內,有沒有江湖中人藏身其中。
轉著這些古怪的念頭,無可無不可的隨著道士來到後面一處清淨所在,一個鬚髮潔白的老道士已經等在了那裡,中年道士引見,這就是道觀的觀主,道號凌雲道士,很大氣的一個名字。
這凌雲道長又是一番氣度,比這頗有些貪財的中年道士可要有禮的多了,對於道士和尚什麼的,趙石並無惡感。
老道士束手邀客,趙石擺手讓眾人隨著那些道童自去,自己領著兩個親兵隨老道士進了裡面一個屋子。
一杯清茶,幾樣點心,看來這些道士日子過的還算不錯,趙石坐定,笑著開口道:“談佛論道就不必了,道長年歲不小,見識定然廣博,不如跟我說說這北地故事,讓咱也漲漲見識如何?”
老道士捋著鬍鬚,笑起來,十分的和藹,到真有那麼幾分飄然出塵的意思,可惜,遇到的是趙石這樣的俗人,談佛論道是真的不必了,趙石對此是一無所知。
“看施主面相,定是大富大貴之人。。。。。。”
趙石笑著擺手,打斷他的話頭道:“看相也免了吧,我這人不敬鬼神。。。。。。。”
道士也不惱,依舊笑眯眯的道:“鬼神皆由心生,心誠則鬼神自在,心堅則鬼神自去,心意澄明,則如鬼若神,一聽便知施主非是凡俗之人啊。。。。。。。說起來,老道雖痴活這些年歲,見到施主這等人物也算一樁幸事。。。。。”
“不過施主既無求而來,老道卻也只能讓施主無獲而去了。”
裝神弄鬼,趙石心想,這話還不就是一個意思,你來歷尊貴,就不要拿咱們小人物逗樂子了成不成,不過在人家嘴裡說出來,就是有種玄之又玄的味道,老道士將這小地方經營的不錯,看來還是有些手段的。
這場面他是頭一次經歷,想起當年汾水河畔,李士芳傳旨而來,卻誤入野寺,差點被野和尚給當肥羊宰了下酒,不由暗想,若是換了李士芳在這兒,可不就對了這老道士的胃口了,隨便屠宰,估摸一點旁話都無的。
心中暗笑,即是閒來無事,他也不在意跟這個老道士聊上幾句,手中轉著茶碗,目光在老道士身上轉了一圈,不過瞅了兩眼,總覺著哪裡不對勁兒,目光閃爍,心道,不會如李士芳般碰上匪類了吧,如今這世道,可真說不準呢。
想了想,手裡溫熱的茶碗便覺著有些扎手了,遂笑道:“我既然來了,怎麼會無獲而回,道人莫非覺著我是好欺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