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還是低估了女人的報復心有多重,沒過幾日,香侯府輪守的時候,府上就來了一位銀屏婆婆,說是婆婆,其實只四十多歲,身材修長高挑,樣貌端莊,可以說是風韻猶存。
但這位銀屏婆婆來了府上,不幾日便在府中練武場上大顯神威,一杆河北大槍殺了府中護衛屁滾尿流,宋人逢也是使槍的好手,對上方火羽是不成,但平常人在他力氣未盡之前若想近身,那是想也別想。
見獵心喜之下,上去試手,結果悲劇的很,幾個回合下來,被人家一槍挑飛了手中鐵槍,大槍舞動,在他衣服上戳了無數小眼兒,偏偏絲毫沒傷到皮肉,卻嚇的宋人逢臉色刷白,神乎其技,也不知是怎麼練的,不過在府中顯足了威風,更開言授徒,讓府中護衛們趨之若鶩。
直到後來,趙石才從宋人逢嘴裡聽到,這銀屏婆婆多數是出身幽燕之地,一手槍術定是幽燕豪傑盛傳的定軍槍,大開大合,有橫掃千軍之勢,所以名之定軍,幽燕豪傑,使槍的也是最多。
當初遼人得了幽燕之地,義士王翻起兵抗遼,據說就使得一杆大槍,槍回九曲而不折,後來兵敗,此人單人獨騎,殺透重圍而出,遼人鐵騎正逢盛時,追逐不休,王翻見不能脫,返身殺回,直透數陣,直殺人遼人中軍,殺人無數,最終力盡而歿,而那王翻據說使的就是定軍槍。
可惜,幽燕之地淪於胡虜之手百餘載,幽燕豪傑多已凋零殆盡,再無人能使出那般神妙莫測的槍法了,不想現在卻從一女子身上再現於世。。。。。。。。。
瞅著宋人逢一臉感慨的樣子,趙石直想笑,即便是那方火羽好像沒他說的那般神勇無敵吧?若是大軍征戰,真讓一個人殺進殺出,如入無人之境,大軍臉面何存?這些草莽傳奇顯是說的有些過了。。。。。。。。
不過趙石心知這是那位香侯不能心服,所以派來了這麼個奇人,落落這邊的威風,也好告訴他,女子中不缺巾幗豪傑,對於這種頗有些賭氣成分的挑釁,趙石卻哪裡在乎?
到是他閒來無事,也到校場上瞧了瞧,那銀屏婆婆冷冷清清一個人,但一杆大槍使出來,卻如驚濤拍岸,烈火焚天,堂堂正正之間,蘊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慘烈氣息。
這是真正從戰陣中磨練出來的槍法,不求存己,但求傷敵,很難想象,這麼個清冷的人,竟然能使出這般烈性的槍法。
比了比,趙石也不得不承認,自己那口陌刀使的太笨了些,和李金花比不了,眼前這個槍術大家,更比不得,騎上馬,說不定好些,也說不定更糟。。。。。。。。
校場上圍著一圈眼巴巴的護衛,身高馬大,一個個都健壯的和狗熊相仿,但卻被個女子壓的抬不起頭來,趙石瞧著也是晦氣,轉身離去。
那銀屏婆婆顯了威風到也就消停了下來,並沒再鬧騰什麼,更沒說要跟羽林猛虎較量一番的言語,很有分寸,但每天在校場上教訓一群徒弟卻是風雨不綴,名聲也漸漸傳了出去,都知道得勝伯府上有位槍法如神的婆婆,至於香侯府的女人當了得勝伯府上的教頭一事,就眾說紛紜了,顯然,看笑話的人也不少。
事後,那位香侯也沒露面,而是鴻雁傳書,短短一句話,問道:“得勝伯還覺女子無用否?”
趙石這裡想了想,回書一封,“萬里挑一,府君當真煞費苦心。”
也沒說的太過,其實他覺著,這人和方火羽差不多,都屬於奇人異士那一類,雖然厲害,卻不適合軍陣廝殺,因為成不了規模,後世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成不了規模的東西,再好影響也是有限。
不過這下真的捅了馬蜂窩,沒過幾日,府中熱鬧了,香侯府那邊來了十幾個,這會不是練武的了,而是琴棋書畫都拿的出手,有的還能出口成章的一群女才子,也沒經趙石同意,只稟告了石頭娘,就在府中堂而皇之的辦起了女學。
趙石後宅女人本就不少,還頗多識文斷字的姑娘,這麼一來,生源可是充足的很呢,當趙石察覺出異樣的時候,連趙翠兒,範柔兒之類的都成了人家的門生弟子,京師更都傳遍了,都道得勝伯不知怎的獲了香侯府青睞,竟得香侯府中人教授下人學問,當真讓人羨慕云云。。。。。。。。。。
當然,這私下裡到底怎麼說的,傳的,還真不好細糾。
趙石有些惱了,還真糾纏不清了怎的,於是將陳常壽叫來,措辭去信一封,大意就是說,這裡閒雜人等頗多,若是香侯府中人往來過於頻密,恐有損香侯府清譽等等。
不想,信是遞過去了,那邊幾天沒動靜,然後就是宮裡太后娘娘發了一封明旨過來,於是乎,香侯府的大姑娘小姑娘的竟然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出得勝伯府後宅了,讓許多人眼珠子差點掉下來,也有許多人羨慕的眼睛發藍。
一個更加意外的後果就是,上門求幕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這醉翁之意又豈在那酒裡?連南十八都有些哭笑不得的道了一句,這女人還真是得罪不得。
趙石則是心道,應該說是有很硬後臺的女人得罪不得才對,瞧瞧這都是些什麼事兒,文的武的一陣亂來,折騰不死人也膩歪死人,女人發起狠來的樣子他不是沒見過,但有權勢的女人發起狠來,到是頭一次領教,連太后那裡的旨意都隨便的請下來了,還能說什麼?
還好的是,顯然香侯府那裡還算剋制,只好像賭氣般鬧來鬧去,小伎倆是有些,但還沒鬧的不可開交。
奶奶的,老子忍了,趙石無奈的在心裡咒罵了一句,接受了眼前這個局面,但就好像在大炮隆隆聲中轟開的國門,不平等條約那叫接踵而至。
過不了一月,讓趙石嚇了一跳的是,兩個信佛的皇貴妃登門兒了,當然,這兩個皇貴妃可不是景帝李玄謹的貴妃,而是正德皇帝的,正德皇帝過世之後,這二位便出宮到香侯府榮養,這種情形,在大秦歷代皇帝默許之下發生,讓宮中妃嬪在皇帝駕崩之後,多少有些盼頭兒,算是個善政。
而香侯府為何多年屹立不倒?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有這些女人在護著,香侯府歷代府主又都謹慎,沒什麼驚世駭俗的事情發生,皇家這邊漸漸也就沒了多少顧慮,聽之任之了。
在香侯府當然要比在皇宮自由的多,但再自由,對於這些身份特異的女子也是有限的緊,多少年了,規矩齊全,想改也不是那麼容易,而今太后一封明旨,卻是又讓香侯府的女人找到一個去處,於是乎,皇貴妃出現了。
這種動物走到哪裡規矩都是奇大,車馬依仗,一樣不少,讓趙石一個頭變兩個那般的大,說是來這裡談佛論禪,其實還不是來散心的?
忙活了一天,石頭娘那裡的誠惶誠恐自不必提,當晚趙石就摔了杯子,將自己那裡種的大樹砍倒了兩根,黑著臉讓南十八寫信給香侯府,老子這裡不伺候了,南十八這裡好說歹說才給勸住了。
使的還是個拖字訣,聖旨一直遲遲未下,西山大營的軍將都已加官進爵,回家逍遙去了,唯獨趙石這裡一連一個多月也沒得到傳召入宮的訊息,趙石到是不怎麼心急,李士芳偶爾過來一趟,也說耐心等候,必有恩旨到來,朝廷諸事,沒傳出什麼旁的風聲出來。
等就等吧,清靜些也好啊,每天陪石頭娘說說話,再去瞅瞅兒子,小丫頭那邊也安撫好了,不再有什麼現在就想要個孩子之類的荒唐念頭,多清閒的日子,經過一載殺伐,又受了重傷,多少殺氣雄心都留在了金戈鐵馬的戰陣之上,回到家中,只想清閒幾天罷了。。。。。。。
但被這麼一折騰,趙石也耐不住了,雖未直接去尋香侯府的晦氣,卻是在第二天就讓人遞了摺子去宮內,要面見太后娘娘,以侄孫的身份給太后娘娘請安。。。。。。。。。
(阿草也說兩句,為什麼中冷酷的主角沒幾個呢?因為冷酷到底的人不好描寫,為什麼呢?因為寫的過了就是殘暴,殘忍,暴虐,那樣的人相信沒幾個人是不反感的,就像阿草看了一部修仙,殺完這個殺那個,勉強找個理由就開殺,冷酷是有了,但阿草覺著,那就有些過了,冷酷不等於殘暴,也不是說非要血流成河,六親不認才能襯托出主角是多麼的冷酷無情。
而且寫到現在,阿草已經努力在將主角的性格向較溫和的一面在轉變,也儘量做到自然而然,但筆力不夠,還是多少有些僵硬,不過阿草還是堅信,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是不停在變化的,不可能冷酷到底,只有這樣的人,也才更有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