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第五百七十四章去意
(以現代人的視角去看古代人,這是現在許多古裝電視劇,電影在做的事情,將古代人變成現代人可以理解的古代人,從語言,到舉止,甚至是深入到了心理,也就是說將古代人變成了現代人,比如說狄仁傑裡面的神探大人張嘴就來了一句,你真幽默,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幽默這個詞兒是音譯,從國外傳過來的,身在唐朝的狄仁傑顯然山寨了現代詞彙,而新拍出來的三國演義滿篇都是白話文,再無半點古色古香的感覺。。。。。。。。
說這些呢,是阿草認為啊,古代人和現代人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種族了,從靈魂到外在,完全的不同,相同的只是他們的**而已,舉個大家估計都認同的觀點,古代人中的大多數人更相信朝廷,他們有了大的冤屈一般都會去衙門,而最後的結果往往能得到還算公平的處置,而現代人則完全相反,所以不論是在電影裡面,還是在裡面,衙門裡充斥著不公平,其實古代若非到了各個朝廷的末年,哪裡來的這麼多陰暗***作?不過是將現代的一些事情代換到了裡面而已,所以說啊,不要再用一些現代觀點來批判一本網路了,而且還是架空,累不累啊您。)
“這怎麼成?傷亡太大,豈不是被那些兔崽子瞧了熱鬧?”
“就是啊爹,咱們聚起這些兵馬可不容易,現在可不比開始的時候了,再想派人出去拉些民壯都找不到人影了,城上秦狗守的也牢,上去多少死多少,拼光了人馬,成都就算攻下來,也難站住腳。。。。。。。。。”
“糊塗。”方萬川搖了搖頭,到也沒責備兩個兒子鼠目寸光,而是耐下心來解釋,他年紀已然老邁,這兩個兒子乃同母所生,向來友愛,一文一武也是合適,比他們那幾個哥哥強的多,將他們一直帶在身邊,其實就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是想讓這兩個兒子繼承神教大統的。
本來還想著攻下成都,等蜀地都在掌握之中後,分封神教諸有功之臣,再做打算,不過現下局勢險惡,不過傳位之事卻是簡單多了,大兒子和義子大敗而回,威風盡喪,二兒子死在劍門,實力最強的青龍堂估計也是凶多吉少,大風堂鄧海也命喪劍門,而搖擺不定的***堂堂主王大元被部下擒來,已然處斬,這麼算下來,也沒人再能與他們爭奪神教大權了。
這般想來,方萬川也不知該哭還是該笑,大半年的功夫,神教元氣大傷,群雄非死即傷,所幸這裡還有三十多萬人馬,而成都也成了重中之重,再不能任蠻族糟蹋,到時只要攻下成都,挾一城百姓,也好與那秦人討價還價,不然的話,說不得就是玉石俱焚,讓秦人就算得了蜀中,也只是一片殘破之局。
神教如今和秦人已成不共戴天之局,接連刺殺秦人將領,教中豪傑也大半為秦人所殺,若最後秦人不能善了,也只能把這天府之國變成人間鬼蜮,讓秦人知道,神教中人雖出身草莽,卻各個皆有寧死不屈之志。
想到不久之後,秦***軍雲集的場面,方萬川心中一片悲涼,神色間也越發的緩和了下來,“秦人已下劍門關,成都這裡再不能拖延,每次攻城都是我二,蠻兵一,蜀軍一,各方牽制掣肘,如此一來,就算再過一年半載,這成都城也未必能攻下來。
但時不我與,蠻人可退後群山,蜀軍可低頭俯首,我神教與秦人已成大仇,卻無半點退路,再加上咱們糧草也不多了,還能支撐幾日?”
說到這裡,如同樹皮般的臉上已滿是陰狠決斷之色,“從明日起,先讓老弱攻城,,程越,李秀訓練的那兩萬人馬留在後面,若有人擅自退後,全都殺了,派人去告知蠻族那幾個蠻王,就說若我神教先破了城,除非我神教的人死光了,不然別想在我手中得到半點好處,再有,去叫那狗屁太子修書一封,遞給廣安軍節度使,命其一起攻城,不然我就弄死這狗太子,讓大家夥兒都是一場空。”
看到兩個兒子心驚膽戰的離去,方萬川不由嘆了一口氣,這兩個小子還缺了不少歷練,若是假以時日,當有人主之相的,可現在卻還差了不少。。。。。。。
。。。。。。。。。。。。。
與拜火神教這裡愁雲慘淡不同的是,蠻族大營當中篝火處處,蠻族兵士圍著篝火,跳著叫著,大口的撕著手邊上的肉食,可一點缺糧的意思都沒有,營中不時還能聽見女子的尖叫掙扎聲,那是搶來的漢家女子,對於蠻人來說,這一趟成都府已經不算白來了,七萬蠻兵,在十幾位大小蠻王的帶領之下來到這裡,數月之間,搶得的金銀寶物足夠各家回去炫耀。
試探的攻打了幾次成都城,關上守衛的漢人太過兇悍,折損了一些蠻族勇士,這麼一來,各家蠻王攻城的心思也淡了不少,那邊漢人許下的好處是誘人,但自唐以來,蠻族一直是四分五裂,蠻王也多數都是自家自封的,再無傳說中漢末孟獲那般一呼百應的英雄出現,各家又哪裡願意損傷自家的勇士,讓旁的蠻王撿便宜?
不得不說,只要有人的地方,這權勢的爭鬥就不會休止,不論是漢人,還是蠻人,胡人,皆都如此,畢竟誰都不是傻子不是?
把自己手下的勇士都拼光了,回去怎麼跟山寨的上上下下交代先不說,就說手下若沒了這些能夠拼殺的勇士,在整個蠻族還有何地位可言?早晚手下的人丁,礦山,鹽池還有那些山下的良田都保不住。
既然存了這樣的心思,攻城的時候也就可想而知了,多數時候都是做做樣子罷了,若非成都府這邊村鎮眾多,夠他們劫掠一番,蠻族兵馬早就開始紛紛撤兵了的,不過到得如今,各家蠻王也都生出了退意,糧食快吃光了,搶的東西也差不多了,周圍也再沒什麼漢人村鎮城市供他們劫掠,而那邊漢人供應的糧草也越來越少,越來越難以討要,這般下來,呆在這裡也沒了多大的意思。。。。。。。。。
而現在,雖已是深夜,蠻族中軍大帳之中卻還燈火通明,立時聲音喧鬧,時不時傳來蠻族特有的粗野喝罵聲以及大聲笑鬧的響動。
大帳扎的寬闊無比,裡面如今前面坐著的自然是十二位各路蠻王,後面則是他們的子侄和親信將領,蠻族可沒有什麼軍中不得飲酒之類的規矩,酒香肉香和著體味兒,飄散在空氣中,幾位大部的蠻王雖然臉上還樂著,卻都恨不得將鼻子捂上。。。。。。。。
當然,那些小部蠻王吃的不如他們,用的不如他們,住的地方更加不如遠矣,卻不管那麼多,喝到高興處,除了高聲笑罵之外,就是摟著身旁搶來的漢家女子上下其手,恨不能立馬劍及履及,不堪入目之處,和野獸無異。
坐在主位上的是一個雄壯的蠻族漢子,披頭散髮,相貌粗獷,身上肌肉虯結,穿的五顏六色,卻比旁人都要華貴幾分,這蠻族漢子正是蠻族中最大的一部烏衣蠻的蠻王李成貴,據說祖上曾得大唐皇帝賜姓,所以才有了李姓,在蠻族中有姓有名的人不多,不是一方蠻王就是一地洞主,是身份尊貴的象徵。
而這李成貴在南蠻當中威望甚高,更掌握著烏衣蠻的三處土司,當初更曾跟著年邁的蠻王與理國公趙方所率蜀軍交戰,雖說後來受了招撫,但卻是和蜀軍交戰數場,都沒讓蜀軍佔了便宜,蜀軍無奈之下,只好行那懷柔之策罷了。
而這次南蠻聚集了數萬人馬前來成都府,也是他的主意,各家蠻王私下裡都在猜測漢人給了李成貴多少的好處,才請動了他來為漢人打仗,雖然無法得知其中細節,但想來好處是少不了的。
來的這些蠻王有的是懼於李成貴聲勢,有的則是與李成貴交好,更有兩位蠻王乾脆就是李成貴的女婿,所幸,來了成都府漢家之地,大家夥兒都得了不少好東西,搶來的奴隸也有數萬,都陸續送回了南邊,這麼一來,可謂是皆大歡喜,經這一次出兵,李成貴和這些蠻王之間的關係又近了一層,可想而知,回去之後,各部實力大增之下,那幾位沒來的可就有苦頭吃了。
這時李成貴高高舉起手中光潔如玉的象牙酒饌,片刻之後,帳內靜了下來,李成貴滿面紅光,顯然也已喝了不少,但聲音依舊洪亮,“咱們都知道山林中最危險的既不是老虎,也不是黑熊,而是那成年的野豬。”
說到這裡,他卻是解下脖子上掛著的一串骨塊,高高舉起,“但你們看看,這裡所有人年輕的時候都曾殺過野豬,但老黑熊卻很少有人能去招惹,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