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成武四年十月,解州城門大開。
河中宣慰使段德,河中處置使杜山虎,率河中文武出迎,於解州城北十餘里處迎住河東宣撫使,冠軍大將軍,定軍侯趙石一行。
自趙石悄然北上,從汾州起兵,率軍北上河東,這一去就是三年多,杜山虎作為大軍留後,鎮守河中諸地。
雖然兩人書信往來,但卻再未能見上一面。
不過如今杜山虎已是鎮聲將軍,領河東處置使之職,自長安之變後,一直鎮守河中,掌河中兵權,這幾年過去,權位也是越發穩固,是大秦幾位大將軍中正經的冠軍大將軍心腹將領。
兩人自慶陽兵變相識,至今已有二十年,這許多年的交情,即便是張峰聚與之相比,不得不承認,要稍遜一籌。
兩人相見,自有一番歡喜……
不過歲月無情,杜山虎到底是年紀大了,兩鬢斑白,身子也已有些佝僂,只是讓人欣慰的是,身子依舊強健,精神頭也是不錯。
見了趙石,驚喜之色溢於言表,只是礙於眾目睽睽,不好表露的太過明顯,只是率領河中眾將,上前給趙石施禮。
那邊廂宣慰使段德,也率領著河中文臣,上來見禮。
雖然這位比杜山虎年紀還大,但看那神色,這兩年過的也還不錯,天寒地凍之中,舉止從容,言談無礙,自也別有一番氣度。
要知道,這位在當初長安之亂中,可是沒起什麼好作用,河中這邊的亂子,若是沒有他的推波助瀾,也不可能鬧的那麼大。
不過長安之亂後,王家轟然倒地,多少人受了牽連,朝廷又是用人之際,這位也就成了漏網之魚。
但到底也不是毫無影響,本來有著兵部尚書李承乾支援,他在仕途上或可更上一步,但經過那麼一場亂子之後,這晉身之路幾乎便已斷絕。
他本人也清楚這一點,反而沒有了其他的心思,在河東致力於政務,幾年過去,將河中治理的是妥妥當當,在河中的官聲著實不錯。
各人有各人的際遇,像段德這樣,離開兵部到了河中這裡,主政一地,反而可以放開手腳,施展才幹,加之任職兵部多年,精通軍務,對上面的事情比旁人都是清楚。
一旦去了那些蠅營狗苟的心思,不管是為勢所逼,還是想的開了,加上獨子段從文從中斡旋,跟河中處置使杜山虎的關係也緩和了下來。
這樣一來,河中文武僵持之勢也因兩位主官的緣故,鬆緩了下來,不過文武之間,隔閡還是難免,遠不如河東那邊文武相處的那般融洽。
不過實際上,這才是地方文武相處的常態,像河東那般情形,擱在景帝時候,不定又要惹來多少疑義呢。
這次大將軍趙石南歸,路過解州,段德可謂是小心翼翼。
如今的冠軍大將軍可不是從前了,先帝在的時候,無論是兵部,還是樞密院,起碼在權位上,都在這些領兵外間的大將軍之上,這些大將軍在外間威風無比,一旦回京,哪個不得收斂三分?
但如今可就不同了,別說兵部李承乾,便是樞密使汪道存,現在出現在這位大將軍面前,估摸著都是要先施禮問安才成。
位在諸位大將軍之上,雖不說權傾朝野,但在軍中之威望,卻再沒有第二個人能比得了了,而且,這位趙大將軍才剛剛過了而立之年。
這樣的年紀,這樣的功勳,這樣的權勢,足以讓任何人折腰,也足以讓任何人畏懼膽寒……
這就是現在的趙大將軍,親手掀起了長安之亂,悍然率兵入京,擁立當今陛下等位的趙大將軍。
世人皆雲,富貴險中求,但像能做到趙大將軍這一步的,可謂是鳳毛麟角,這可以說足以和古之任何一個亂臣賊子比擬的梟雄手段。
但和那些人不同的是,這位大將軍並未趁機掌控朝政,架空皇帝,行那悖逆之事,而是掉過頭來,便揮兵北進,為大秦取得了大片的疆土。
忠臣乎?梟雄乎?
這就不是段德能評價的了的了,以他如今的地位,和這位年輕的大將軍已經劃開了一道深深鴻溝。
就像現在,大將軍南歸,河東與河中也並無任何統屬,但他卻得如此寒冷的冬天,率領河中文臣郊迎十數里,迎候於道途,這就是現在的情形,也是大將軍如今赫赫權勢的表相……
他也無法不小心翼翼,兵部因李承乾的緣故,跟這位大將軍多有糾葛,如今連李承乾都夾起了尾巴,就別說他段文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