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石也不再多說什麼,隨即便下令道:“江善,種懷玉。”
“末將在。”兩人立即出列,躬身道。
“你二人留在中軍,參贊軍務。”
這就是參軍了,平常時職責便是處理軍中庶務,到了關鍵時候,可以直接建言軍中主將,出謀劃策,其中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時刻伴在大將軍身側,又有建言之權,也許一句話,就能改變許多人的命運,而壞處是,手底下兵權也就沒了,軍功自然不愁,但與人家那實打實的軍功比起來,就算旁人不說,自己也沒多少底氣誇耀。
武將靠的還是刀槍,動動嘴皮子就有功勞的事情,在軍中可不是什麼光彩之事,所以軍中參軍一職,一直以來,都是各個將門子弟晉身的最佳途徑,但若想旁人瞧得起你,還是得靠領兵上陣,用敵人的首級來換的。
兩人職位不高不低,年紀又都不算太大,心裡怎麼想不知道,但這個時候,卻不敢有半點遲疑,同聲道:“末將遵令。”
之後便是一連串的將令,魏懷德領左軍兵權,麾下乃河洛大軍精銳,種遂在右軍,手下是殿前司禁軍,略顯單薄,又以河中鎮軍中殿前司禁軍舊部補之。
猛虎武勝軍一部,以及雄武軍置身中軍,以劉忠國為中軍官,張鈺副之。
前軍毫無疑問的,沒有人比攻掠如火,又為大將軍義弟的張鋒聚再合適的人選了,他率領的,乃是河中鎮軍最精銳的一部分,其中多數皆為猛虎武勝軍所部,剩下的乃是經過太原府一戰的河中兵組成的河中鎮軍所部。
。。。。。。。。。。。。。。。。。。。。。。。。。
成武二年二月二十八,北地冬季餘威猶在之時,秦人大軍從臨汾開拔,二十萬大軍,漫山遍野,如烏雲一般蔓延向汾州。。。。。。。。
在汾州,匯合張鋒聚所部,根本未曾停留,大軍所到之處,根本無從抗衡,大軍前軍幾乎頃刻間便淹沒了太原門戶榆次。
過了榆次,由木華黎,王勝保兩人所率先鋒騎軍,已經脫離開大軍,直插太原側後,這一次,他們的麾下不再是隻有數千人的部屬了,各帶一萬騎軍,如同兩條巨龍般,在原野間馳騁奔騰,掀起漫天塵土,只一日,便將太原城退路封了個死死的。。。。。。。。
隨後,二十萬秦軍緩緩而來,鋪天蓋地,將大金糧草重地,太原,圍了個水洩不通,而這個時候,非但是大金朝堂,還是西京大同,許多人竟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秦人的瘋狂以及他們的決斷,已經讓勝利的天平徹底的倒想了他們。
整個太原府,在漫山遍野而來的秦軍面前瑟瑟發抖,二十萬大軍鋪開來,也足以淹沒任何敢於抵抗的縣城城池,即便是太原雄城,在如同海潮般蔓延過來的秦軍大軍,也如怒海輕舟一般,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
回想當年,三十萬金兵大軍,渡河而去,將秦人潼關前面的原野遮掩的嚴嚴實實,但十餘年過去,情形卻已是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令北地金兵聞風喪膽的大秦大將軍趙柱國再次領兵前來,這一回,麾下已經雲集二十萬大秦精銳,整個太原府在兵鋒之下匍匐在地,太原雄城也頭一次顯得如此的孤單落魄。。。。。。。。
第二次太原之戰,已經拉開了序幕,鮮血也必將自此染滿這座千古雄城上下,不過也許沒有什麼第三次太原之戰了,因為此時此刻,秦軍上下,所有人都認為,太原不可能抵擋得住大秦的傾力一擊。
一天,還是兩天,所有人望著雄峻的北地大城,都泛起這樣的念頭,但事實告訴他們,即便太原空虛,即便金人已不復當年之勇,但這座歷經北地風霜依舊矗立於此的雄城,可不是那麼容易匍匐在敵人腳下的,這必將是一場恢弘壯闊,而又滿布慘烈的硬仗。。。。。。。。。
(月票,還是月票,有誰想申請下副版主沒,幫阿草管理一下書評區,讓阿草全力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