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降之聲不絕於耳,雖無多大用處,但人心這個東西也很難說,這時看似無用不過到了守城艱難的時候,可就說不準了。
一天須臾而過,傍晚時分,完顏和尚親到城牆上觀瞧,眉頭幾乎擰成了一個疙瘩,秦人好整以暇,有恃無恐,防備嚴密,從從容容,有條不紊,在氣勢上,已經算是佔盡了上風,而這種待宰羔羊般的感覺,也越來越是強烈。
漢人兵書上都說,守城若不出城,多數必敗無疑,也就是說,讓敵手放心攻城,是守城大忌,偏偏此時手中沒有多少精銳可用,不然的話,定要今日出戰,挫一挫秦人銳氣才成,但現在嘛,卻只能想想罷了。
所幸,還有太原援軍,不然,真可謂是坐困愁城,內外斷絕,雖說手中有數萬人馬,但在大略上,汾州卻已成了死地一般。
他並非不善守城,大同那裡,西夏人這些年屢次來犯,皆在大同城下吃盡了苦頭,但從沒有這一次,來的讓人憋氣,幾乎還沒真正開戰,就已滿是毫無還手之力的感覺。
叮囑漢軍將領嚴加戒備,以防秦人趁夜偷城,這才悶頭走了,碰見王秀,還得勉勵幾句,到得此時,心情之壞也就可想而知了的。
一夜無話,第二日天sè方明。
秦軍大營營門四開,一隊隊秦軍踏著整齊的步子,從營中陸續而出,待得天光大亮,數萬人馬,已經在城下列開了陣勢,朝陽初生之際,金鼓聲聲,刀槍耀目,將汾水之畔的溫潤春風驅了個乾淨,只剩下一片肅殺。
城上城下,人喊馬嘶,傳令之聲迭起,一片喧囂中,透著隱隱的殺氣,城上城下的兩軍士卒,握緊手中刀槍,遙遙相望,到了這個時候,大戰已是一觸即發。
完顏和尚,早已率領眾將來到城牆之上,這是初戰,至關重要,將領不能不到,除了ji勵士氣外,還要觀察敵軍虛實,等到開戰一日兩日,全軍上下都適應了戰陣上的氣氛,將領們也就不必這般了,尤其是城頭險地,除非必要,像完顏和尚這樣的軍中主帥,便不會出現在這裡了。
完顏和尚眯著眼睛,向下望去,秦人密密麻麻的軍陣當中,中軍一杆大旗分外的顯眼,那是秦軍帥旗,仔細看去,帥旗之下,一群人聚在一處,眾星捧月般,將一個渾身甲冑的大漢襯的分外突出。
此時那大漢若有所覺般舉頭往來,相隔足有千米,兩人眼中卻好似再無他人,目光交接之下,好像能碰出一連串的火huā,那大漢遙遙抬手指點,雖在城下,卻有居高臨下之姿,狀甚輕蔑,卻只換來完顏和尚冷冷一笑,趙石趙柱國,當年的喪家之犬,漏網之魚,卻原來是這麼一副樣子
隨著一聲令下,解州城下的一幕又重現了一番,式樣古怪的獨輪車,飛快的向著城下而來,像螞蟻一般,將其上的土石甩進汾州城下的護城河中,來來往往。不知疲倦。
與解州城微弱的反抗不同,汾州守城器具雖少,但還算齊全,城頭箭如雨下,早已佈置在城頭的幾具chuáng弩,也將粗大的標槍遠遠射下,城中趕製出的投炮也將大塊的石頭丟擲,帶著呼嘯,砸向地面,一時間,秦軍開始出現傷亡,中箭的哀號著倒地,獨輪車失去平衡,滾翻下來,車下的人立即暴lu在箭雨之中,隨即便被射成刺蝟,巨大的石塊,從天而降,只要捱上一下,無論車人,都被砸的稀爛,城下頓時一片狼藉。
但說實話,效果有限的很,無áng弩還是投炮,都準頭不足,chuáng弩更是形容虛設,即便射中了,也被車上土方所阻,不能穿透méng著厚厚牛皮的車板,城上弓箭,準頭雖足,卻也是如此,只能間或射中車下秦軍的手腳罷了。
來來往往的秦軍,傷亡屢現,折損卻並不很重,而這點傷亡,根本無法使秦軍稍有退卻,所以待到正午時分,汾州南城下的護城河,已經被填平了大半兒。
城頭金兵將領大急,悍勇些的,立即請令出城,yu帶兵殺散這些推著古怪車子的秦軍,但皆為完顏和尚所阻,秦人即有如此利器,看上去製作也簡單的很,也不會不防範有人出城,那麼,護城河效用已失,不必增添自家傷亡,靜等對方攻城便是。
有了這個想法,一個上午,護城河便被填了個七七八八,也就不很奇怪了。
但這也只是前奏而已,猛虎武勝軍的攻城利器可不是這種推土的車子
“投炮”
眼見秦人從遮掩的分外嚴實的陣後推出的一座座投石車,密密麻麻布滿了秦軍陣前,城頭之上的觀戰的將領盡皆失sè。
“還請大帥下城。”
這個時候可是不管什麼亂不亂軍心的了,立即便有人勸道。
完顏和尚哈哈大笑,指點著城下“還離的遠,傳令下去,讓耶律哥奴,阿保待命,隨時準備出城,務要毀了這些投炮。”
雖然說的輕鬆,但化也萬萬沒有想到,秦軍之中竟然藏有這許多投炮,這才是秦人真正有恃無恐的緣故吧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秦人是怎麼在眼皮子底下製作出如此多的投炮的?若是運送而來,在城上怎麼會沒有看見?
而大軍征戰,秦人北來的,不過是數萬人馬而已,竟然帶了如許多的工匠?想到這個,完顏和尚心中已是一片冰涼,難道
。。。秦人攻河洛,不過是幌子,河中才是秦人必得之地不成?
一瞬間,心思電轉,但嘴上卻斷不會如此說,一面安撫眾將,命人ji勵士卒,一邊在心裡計較著,投炮,射程不過四五百步,到秦人近了,立即便命騎軍出城,也不能再顧什麼傷亡了,再大的折損,也要將這些投炮毀去才成,不然的話,這許多的投炮,一起發出巨石,想一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但讓人吃驚的是,離著大概還有七八百步的時候,那些笨重的投炮就已經停了下來,周圍皆是秦人密密麻麻的軍陣。
投炮特有的吱吱扭扭的上弦聲,在城頭都聽的一清二楚,眾將這回是真的慌了,完顏和尚也是變sè,秦人投炮射的竟如此遠法?
城下軍前,種懷玉立於將旗之下,神情凝重,這一戰,必勝。
“傳令杜ku卿,告訴他,若再能轟開城門,我這個位置給他來做。”
巨石拋空,落在城牆根兒下,滾動中碰上城牆,砸的城牆轟然大響,有些近了。
只是試探,但城頭上卻已一陣驚呼,親衛們根本不顧完顏和尚主帥之尊,此起彼伏的驚叫聲中,擁著完顏和尚以及眾將,就往城牆之下跑去,投炮之威,在大同城下,他們見的多了,但西婁人的投炮與秦人相比,便和玩具相仿,即便西夏人的投炮,也能轟上城頭,一砸便是一片,石塊飛濺,捱到身上,就是骨斷筋折,血肉模糊,每一次皆使士卒傷亡慘重,秦人的投炮只有更加的可怕,更加的讓人心寒
第二發,巨石呼嘯著,從城頭越過,砸在一駕擺在城牆附近的投石車上,投石車立時便是四分五裂,十幾個伺候在投石車旁邊的漢軍士卒,立時便在一陣慘叫聲中,淹沒於塵土飛揚之中,也不知傷亡了幾個。
第三發,直接碰在城牆上,一聲震耳yu聾的大響之後,城牆顫抖了幾下,行若無事的承擔了下來,但誰也不知道,下一次,這從來讓人都不會懷疑,它會倒下的厚重城牆,會不會猛的崩塌下來
(繼續八千字,哈哈,月票榜快衝進一百名了,大家加油。。。
投石車的威力稍微誇張了些是吧?但有古代大炮之稱的他們,在早期確實是比初期的火炮射程還要遠的存在,méng古人善用投石車,這個不是秘密,主要是méng古人不善攻城,所以就藉助了投石車的威力,併發揚光大了,不然的話,這個馬上民族也不可能打下那麼多的城池,所以呢,阿草覺著這個威力還算恰當,只是射程上稍微遠了些,大家就不要太計較了,看個精彩痛快最重要,是不是?
也許有人會說打仗不會如此簡單,覺著不過癮,但阿草覺著吧,善用工具,也是很重要的,阿草無意將火炮火槍什麼的弄出來,其實按照這個時代背景,應該有些這方面的發展了,但阿草覺著那麼做太超前了些,會失去很多戰場上的精彩場面,許多讀友估計也應該是這麼想的,所以,投石車就到這兒了,變化會有些,但不會太離譜,解釋一下,以免大家又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