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帶著人走過去採訪,40多歲的車手有些靦腆:“這輛車是我大學剛畢業時爸爸買的,後來他不幸病逝,車又陪伴我了五年時間,它見證了我們全家的二十年生活,一次都沒有拋過錨,是我們最可靠的朋友,我還想繼續開著它五年十年。我今天來參加比賽,就是想證明,老驥伏櫪,老爺車也不一定比其他車差。”
楊安帶頭鼓掌:“賽車運動不是一味的追求速度極限,大哥你這種心態就特別好,把車當成朋友一樣對待,重在參與。”
車手大哥不好意思地摸著後腦勺笑了,雖然他只是個普通人,但誰說普通不能有激清運動的內心?
技師早上對這輛車進行了全方位檢查,給出建議,這車能跑,速度達到120以上都能承受,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楊安最後善意的提醒道:“大哥,最好少跑幾圈就回來,你的輪胎和懸掛可能經受不住這麼激烈的對抗,過彎時千萬不要超過100,還有,你們前10號的賽車都沒有專業改裝,速度一定要降下來,這裡是複雜的賽道,不是直線的高速公路。”
這些車手都明白了,他們戴上頭盔,坐進車裡,在圍觀者的歡呼中慢慢開到起跑線。
中國的賽車運動起步很晚,國外都玩了幾十年,中國才剛剛起步,不管是政策法規,還是配套設施,還是車手人員素質,都是剛剛入門的級別。
今天的開放日,製作組就沒有弄的很專業,他們畢竟是一群娛樂節目的團隊,思考方式還是以節目效果好不好看為主,選了很多入門級的賽車一起玩。
像110號輕量改裝車的試跑,差不多就是普通人和普通車的展示,各種買菜車,國產的,合資的,老爺車老寶馬,個性車甲殼蟲,男司機女司機,基本上都有。
這些車沒改裝,跑起來也中規中矩,無外乎就是油門敢多給一點,道路寬一點敢超車,但限制於車輛本身的效能,撒野也有點收,不敢太放肆。
接下來是1120號,這些就是看起來專業點的改裝,基本上都是改過渦輪的小排量車,跑起來速度比剛才一組快多了,聲浪也更加動聽,車手之間終於有了點競爭的味道。
從第五組開始,【極限挑戰車隊】就派人出戰了,一組出一個人,開著專業改裝的海馬M6和其他人同行,場面還比較和諧,沒有爭搶路權,而且因為效能壓制,他們都能跑在第一位,壓制車隊整體速度。
輪到最後幾組深度改裝車,以及超跑時,楊安和頓超不得不出馬了。
飛度車主李勇的88號是倒數第二組,他身邊的車全是2.0T及以上的排量,或者是超跑豪車,甚至還有一臺爆改奧迪TT和一臺爆改寶馬1系,這些都是知名的運動小鋼炮,他一個玩車兩年的買菜車飛度,豈不是吊尾墊底的?
但他真沒想到,【極限挑戰車隊】派出頓超出戰,剩下的五人都圍到他這輛飛度面前,看著裡面的裝飾,驚歎不已。
“這是飛度?我沒看錯吧?不像啊!”
“改的很漂亮啊,喲,瞧瞧,後排座椅都拆了,夠專業的呀!”
李勇一臉尷尬:“昨天晚上去改裝廠臨時拆的,今天跑完比賽,回頭就安上。”
沙貝豎起大拇指:“好樣的,玩車就是應該有這種心態,一定要安全駕車,拒絕道路飆車。胡隊,為什麼你會對這輛車這麼有信心?”
旁邊一個穿著賽車服的車手就是胡建平,他拍著飛度的車架解釋道:“這個在賽車行業叫車體輕量化。小李這輛賽車的資料我看過,他是在有資質的改裝廠做的改裝,採用的都是CTCC官方認可的標準改裝件,符合安全規定,並且能最大限度的增強車輛穩定性。輕量化後帶來的效果就是,別看他的車才是1.5L排量,但全車只有800公斤左右,比那些1.5噸的超跑要輕多了,操控起來更容易,速度可能更快。”
“對對對,今天比的是車輛操控性,不是大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