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跑到官網論壇發帖詢問後面的內容,去網上搜尋以前的劇透帖,在群組裡討論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在朋友圈刷屏,《極限挑戰》第二集《拿著錢箱跑吧》單元不知不覺成了熱搜的片語!
第二集的收視率突破4.56%,市場份額13.54%,算成總人數,當天晚上收看人數超過了6200萬人。
經過一夜的發酵,24小時內,網路影片點選次數超過了1.12億次,這裡面當然包括前一天晚上看過電視直播,第二天又跑到網上刷第二次第三次的觀眾,這麼算下來,24小時內看過《極限挑戰》的中國觀眾,總人數應該超過了1.5億。
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日本總人口,在1月9日的娛樂版頭條中,有一部分中國娛樂媒體在頭版中用加大加粗的字型寫著:“富士電視臺,這是我的成績單,下面輪到你了!”
……
《極限挑戰》第二集收視率比前一集暴漲10%,再創新高,重播人數,廣告效益,觀眾口碑,甚至娛樂風向全都上升到最高峰,這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了。
安然影視娛樂公司這邊自然忙成了狗,而且是從楊安在東京和富士電視臺撕逼後開始,全公司上上下下都忙碌起來,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好幾天了。
1月9日上午,楊安帶著人來到紅楓衛視,被安排在黎宏源的會議室裡等待,與會的還有市政府辦公廳綜合處的一位姓劉的副秘書長,楊安這邊主要是郭弘揚導演,以及安保部門的負責人,都是為了《極限挑戰》第四期的節目而來。
看到紅楓衛視再爆一個大熱門的綜藝節目出來,雖然作為播出平臺收益很低,但黎宏源還是非常高興的,這是他的光榮政績啊。
會議開始前,滿面紅光的黎臺長拿著秘書送來的娛樂新聞報刊走進來,主動傳給大家看。
新京報,南方娛樂週刊,中國電視報,好幾家媒體都像是抗日戰爭打了勝仗一樣興奮,前天中國代表團在東京和富士電視臺撕逼,然後僅隔兩天,楊安就交出一份讓對方羞愧的成績單,媒體界不約而同拿這件事做對比,譏諷嘲笑對方不自量力。
黎臺長笑得身體發顫:“唉我說小楊,國內媒體現在都怎麼了,咱們自己當事人還沒說什麼話,他們一個個看戲的外人先高朝起來,跟打了雞血一樣,主動和富士電視臺撕逼。誰請了他們?難道是你請他們為你發言造勢嗎?”
“當然不是我!”
楊安搖頭否認:“我可沒這種閒工夫。”
郭弘揚笑了起來,提醒道:“黎臺長忘記了嗎?新聞三要素裡面,新奇性可是最重要的因素,中日矛盾就是最好的衝突,永遠不過時,永遠新奇,所以新聞只要沾了邊,絕對不愁銷量,這幫媒體們精明著呢!”
黎宏源哈哈大笑:“對對對,郭導批判的對,市場經濟和眼球經濟下,我們媒體也是被逼無奈這麼做呀,明明只是一件小事,被好多媒體上升成了中日矛盾,哈哈!小楊,他們這麼報道,會不會對你有什麼影響?”
楊安無可奈何笑起來:“我都已經被他們說成抗日的民族英雄了,我還能怎麼辦?我不喜歡富士電視臺確實是真的,但我絕對不會仇視日本娛樂界,他們這麼瞎搞,真的是在幫倒忙。在我看來,日本綜藝界是一座還沒有人進去的金礦,我還想去日本撈錢呢,我發瘋了去和整個日本娛樂界為敵?其實做咱們這行的,最不應該牽涉的就是政治,我們心裡可以想,但一定不能天天掛在嘴上,否則這錢就賺不了,把中華文化輸出到日本的想法就不能實現!”
劉副秘書長鼓掌輕笑道:“我就喜歡楊安這種做法,有節氣,有骨氣,有思想深度,還有私貨,很腹黑,我特別看好你哦!”
會議室全都鬨笑起來,大家都樂了,閒聊了一下時勢後,又紛紛恭喜楊安《極限挑戰》的成功。
但今天的議題不是這個,是另一件事。
楊安說道:“今天借用紅楓衛視的會議室,還把黎臺長請來,還請來劉秘書長,主要是我在日本碰到的一個難題。我當時可是當著全亞洲電視臺同行們誇下海口的,說做出更加精緻,場面更大的真人秀節目,讓日本人好好看看戶外綜藝是怎麼做的。因為我現在手裡正好是《奔跑吧兄弟》以及《極限挑戰》這兩檔真人秀在一起做,所以我想在《極限挑戰》接下來的幾期裡,做一點創造性的革新,給日本人一點顏色看看。下面讓郭導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然後提出我們的問題,看看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