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廬陵,自古文章節義,文事興盛。有一門三進士,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佈政,九子十知州的人文盛況。
李正在廬陵縣城學習了三年,但是,對於這座城市其實非常陌生。
學習三年,除了從車站來往於學校的沿路之外,李正這三年的時間基本上是在學校渡過的。
不拼不搏,高三白活。
對於很多農村學子來說,讀書是跳出家門最好的辦法。只要自己足夠努力,足夠優秀,就能夠在萬千人的考試之中脫穎而出。
從高鐵站出來,李正沒有趕時間,也就上了一輛公交車。
高鐵站的旅客確實不多。
等了十來分鐘,又一輛高鐵停靠,多上來兩人之後,公交車啟動了。
如果從賺錢的角度來說,來往於縣城和高鐵站的公交車肯定要虧本。
一人一車,很多時候都是空車。
像現在這樣,一車二十多個位置的公交車坐了五六人,已經是常態了。
公交車上,李正微閉著眼睛。
想著今天的行程。
先去實驗小學打聽一下田文的情況。
這個,其實李國軍已經把田文的情況告訴了李正,但是,老媽子以為,這樣的事情一定要親自去打聽,這樣得來的一手資料才不會夾雜著旁人的主觀認識。
說來,還真的很有道理。
“你是李正?”
微閉雙眼的李正聽到了身後一聲輕喚,不由睜開了眼睛,轉過了頭,看向了身後。
一位面板白皙,面容清秀的女子,這會兒正瞪著眼睛看著李正。
久遠的記憶這會兒出現在了腦海之中。
廬陵高中三年,很多刻苦求學的農家子弟在這上演了一幕你追我趕的學校第一的爭取站。
寧小曉就是李正爭奪第一當中最為強勁的一個對手。
高二的時候,學校前兩名基本是由李正和寧小曉輪流坐莊。到了高三的時候,李正第一名的時間比較多。
但是,最後高考,反到是林小曉得了第一,成了廬陵的高考狀元。
這樣一個人,哪怕這些年,李正怎麼參加高中同學聚會,此時事隔多年,再次看到,李正依然能夠記了她來。
“你是寧小曉?”
寧小曉輕輕的點了點頭。
李正認真的打量了一番,不由搖了搖頭。
“你不是在國外嗎?”
“怎麼回來了啊?”
大學畢業之後,寧小曉去了國外深造,之後,據說留在了國外。
李正能夠從同學群裡看到這些訊息。
只不過,除了看之外,李正幾乎沒有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