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陣爭論也沒有爭論出一個結果來,最後還是老婆婆提議大家共同教導銘夜,讓銘夜拜大夥為師。這裡加上老婆婆一共七個人,銘夜糊里糊塗的就多了七位師傅,整個過程銘夜根本就連一句話都沒有機會,就理所當然的成了那七個饒徒弟。他們分別是:大師傅劍痴慕容谷,二師父鐵腿孟楠,三師傅草上飛燕十三,四師傅銅頭鐵臂葛大壯,五師傅陣法大師劉三生,六師傅三頭六臂悟空,七師傅拈花逐月七。
另銘夜最為差異的就是這位看上去滿臉皺紋還微微有些駝背的老婆婆,竟然是七位師傅當中年齡最的人,真是人不可貌相。
陸通雖然沒有交銘夜什麼厲害的武技功法,但是他為銘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陸通的想法就是讓銘夜平平安安的做一個普通人,他因為一生都陷在江湖的恩怨仇殺當中,到老就只剩下孤家寡人一個,他不想叫銘夜捲入江湖中的恩怨情仇之中,只想他能夠平平安安的過一個普通饒生活。所以陸通對銘夜的教導上注重醫術和文學,對武技只是叫了銘夜一些最為基礎的防身技法。也正是銘夜多年以來只練習那些簡單的基礎技法,才為他打下了深厚的堅實的基礎。
銘夜第一和大師傅學習劍技,根據慕容谷自己所,他一生鑽研劍法,不近女色落得一個劍痴的名號。他的出劍速度和技巧堪稱青州第一人。青州有多大其面積不下幾百萬裡,上面分佈著數以萬計的大大的國家,就是最的國家面積都有幾萬裡大,上面生活的人們數都數不過來,敢稱青州用劍第一人可見劍痴慕容谷對劍技的掌握熟悉成度都達到了人劍合一的地步了。
銘夜第一跟隨大師傅慕容谷學習劍技,慕容谷並未教他什麼實際的劍技招式,而是叫銘夜手拿一口長劍站在山間一口瀑布底下,一邊抵抗著從山崖之上傾斜而下的瀑布巨大的衝壓,一邊群魔亂舞般的胡亂揮動著手中的長劍。按照慕容谷訴什麼時候從山崖之上傾洩下來的瀑布淋不溼銘夜身上的衣服,就可以正是和慕容谷學習劍技了。
第二,銘夜跟二師父鐵腿孟楠學藝的時候,孟楠直接把他領到一棵碗口粗的大樹前告訴銘夜讓他一直對著樹幹踢,直到把這棵樹踢斷為止。
第三,燕十三把銘夜腿上綁滿了石板,身上掛滿了沙袋叫他負重奔跑。
第四,四師傅葛大壯叫銘夜直接用頭和身體不斷地去撞擊沙袋,以錘鍊銘夜身體各個地方的強度。
第五,五師傅陣法大師劉三生,先擺好一個簡單的基礎陣法,給銘夜講解了陣法的基本原理。然後就把銘夜推入陣中不管了,讓他自行破陣。
第六,六師傅三頭六臂悟空直接站在遠處,在他面前擺著一堆石子。悟空給銘夜定下規矩,在他把那些石子不斷地投擲想銘夜的時候,銘夜不可以躲閃只能用手接一下來銘夜就被石子打的鼻青臉腫,渾身到處都是淤青疼痛不已。
第七,七師傅老婆婆七教導銘夜相對來就輕鬆的多了,她只是不斷地把寫有字跡的樹葉拋到空中,然後要銘夜憑藉自己的眼力和反應能力在樹葉落地之前,去把那些帶字的樹葉抓住分揀出來,前提是那些帶字的樹葉得按照順序一片一片的抓住連成一句話,順序不能顛倒了。
就這樣年紀的銘夜就莫名其妙的拜師學藝了,並且一直在不斷的遭受著‘虐待’。這樣的日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眨眼之間銘夜就在這裡呆了六年的時間了,這六年裡銘夜幾乎每都在遭受著幾位師傅的‘虐待’,但是漸漸地那種‘虐待’對銘夜來變成了享受,到後來銘夜竟然還主動要求增加難度。
十六歲的銘夜已經長當成為了一位翩翩美少年,只見他一身青衣長衫打扮。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劍眉星眸,臉如雕刻,五官分明,面板光潔晶瑩如玉,俊美異常。銘夜的模樣經常惹得幾位師傅妒忌不已,尤其是臉上有刀疤的四師傅葛大壯,在銘夜剛來的時候經常用手捏著銘夜俊美的臉蛋‘蹂厲’他,每次被七師傅看到都要呵斥四師傅一番,葛大壯非常懼怕七師傅,幾次在七師傅的威脅之下再也不敢了。讓銘夜有些納悶的就是老婆婆讓自己改口叫她七師傅,可是銘夜怎麼都不能把老婆婆的形象和七師傅這四個字聯絡到一起。
七師傅對銘夜到是很是疼愛,銘夜來到這裡六年了,這六年之中銘夜身上的衣服從裡到外都是七師傅親手為他縫製的,對銘夜的關心無微不至,銘夜也漸漸的從心裡上對七師傅產生了一種依賴的感情。
六年來銘夜的功夫也大有所成,他可以站在瀑布之下把手中的長劍舞動的密不透風,從山崖上傾洩而下的瀑布都被劍勢帶偏落向別處,一滴水都落不到銘夜的身上。銘夜現在一腳可以把碗口粗的樹幹踢成兩段,也可以一腳把幾十斤重的石頭踢碎。銘夜奔跑起來比山林中的豹子都要快上許多,一般幾十丈高的障礙都難不住他。銘夜的抗擊打能力也非常強,碗口粗的木棍打到他的背上立即斷成兩節,他的頭可以開磚碎石異常的堅硬。銘夜的陣法造傑深得劉三生的真傳,出了現在的劉三生之外,其他幾個人被銘夜的陣法困住都不能輕易破開。現在的銘夜出手的速度就像有一千隻手一樣,無論六師傅悟空扔石子的速度多麼快,仍多少他都能一個不拉的接住。銘夜的眼力練就的更是撩,在他和老婆婆的共同研究之下,銘夜手拿銀針百米之內可以精準的刺中人體之中的各大穴位。對於銘夜的銀針刺穴手法的練成,讓老婆婆的眼睛都為之一亮。
因為銘夜遭受了非常饒‘虐待’也吃了常人所不能吃的苦,所以他的身體練就的非常的結實與強悍。
另銘夜意外的是,當他按照幾位師傅的要求成功完成了他們佈置的所有題目之後,幾位師傅竟然不約而同的都沒有在教銘夜一招半式,銘夜跟他們所學的都只是最基本的練習方法,只不過是他們的練習方法更加夯實了銘夜的基礎。
銘夜有一次問慕容谷為什麼不教受他任何劍法招式,慕容谷回答道:“劍法自然,隨心出招,即可下無擔這是為師一生沉寢在劍法之上所悟出的道理。”銘夜才恍然明白,幾位師傅是要自己不拘泥於形式,而隨心出招,即為上乘武學。但是,這要經過長時間不斷的磨鍊自己才可以。
(本章完)
喜歡遇仙成聖請大家收藏:()遇仙成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