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找不到能演朱開山的演員,這個戲就要被擱置?
“算了,我明天再去一趟京影學院,找馬老師幫幫忙,看看他有沒有合適的演員給咱們推薦一下!”
剛才仨人基本上已經將國內影視圈的男演員都篩了一遍,可還是沒找到合適的演員,他們找不到,不代表別人也找不到。
馬京武老師在圈裡打拼了這麼多年,認識的人肯定比他們仨加起來都多,或許真的能給他們推薦一個好演員也說不定。
一夜無話,次日天明。
易青的心裡裝著事,早早的就起床,騎上腳踏車趕奔京影學院。
趕到學校的時候,得知馬老師正在上課,派了個學生把易青帶到了辦公室。
“易編劇,你先在辦公室等等,大概還有半個小時,我們就下課了!”
帶易青進來的還是唐國牆,不知道為什麼,易青總覺得這大帥哥對他的態度,要比之前熱情了很多。
易青還在納悶,人已經走了。
心急火燎的等了半個小時,馬京武老師總算是進來了。
“小易!又來了?這次還是打算選演員?”
易青來學校的目的也不難猜,除了選演員,基本上也沒別的事了。
事實上,易青昨天來學校,馬京武也知道,因為孫嵩回去之後,就拿著劇本找到了他,詢問他的意見。
《闖關東》的劇本,馬京武自然也看了,不得不說,這是近些年來,電視劇這一塊難得的好劇本。
一部戲的好壞,最為關鍵的就是劇本,導演的功力再強,演員的表演再精彩,如果演的事一個爛劇本,到頭來照樣什麼都不是。
對易青的創作能力,馬京武真是沒話說了,之前的《便衣警察》就足夠精彩,這一部《闖關東》更是精彩到了極致。
馬京武昨天整整看了一夜,越看越覺得這個故事好,易青將朱家的命運與民族聯絡起來,同時又賦予這個中國土地上普普通通的家族鮮明的民族性格、民族美德,使其成為在民族動盪時期中華兒女創造奮進的代表。
透過一個家族以點帶面的表現了民族自強向上、寬厚、忍耐的性格、精神。
縱觀整個故事,可以看出是建立在民族這個大骨架上的家族的一系列活動:山東旱災——闖關東——創家業——充實家業——保護家業,是一條基本的生存線,而同時與時代的變革緊密相連。
看過之後,馬京武都被嚇了一跳,怎麼都沒想到易青的格局居然這麼大,如果這個故事只是單純的圍繞著朱開山一家展開的話,無疑有點兒小家子氣,可如果拓展太寬的話,又顯得高屋建瓴,內容空洞。
易青卻巧妙的將一個家族和一個民族結合到了一起,透過這個家族來折射整個民族,又透過這個民族反饋到這個家族的身上。
厲害!
除了這個詞,馬京武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了!
今天一大早,馬京武在把劇本還給孫嵩的時候,只對他說了一句:“這是你的機會,好好把握!”
一個演員想紅,想要在這個圈子裡站住腳,遇到一個好角色固然重要,但更加難得的是,遇到一個好劇本。
像《闖關東》這樣的本子,能參與其中,就足夠幸運了。
易青見馬京武老師進來,連忙起身:“馬老師,又來麻煩您了!”
馬京武擺擺手,示意易青坐下,給他倒了杯水,這才說道:“說說吧,這次想要找那個學生過來,我給你安排!”
這麼好的戲,馬京武自然希望他的學生們能參與其中,哪怕只是一個小角色,也會有巨大的收穫。
“馬老師,這回來,是想請您幫忙的。”易青說著,把劇本拿了出來,“其他角色,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唯獨還差一個最關鍵的角色,我們一直沒找到合適的人,您是圈子裡的前輩,認識的演員肯定比我們多,您幫著看看,能不能幫我們推薦一個演員來演朱開山!”
馬京武正要去接劇本,聽到易青的話,手一抖,差點兒沒接住,盯著易青看了半晌,把易青弄得也是莫名其妙。
這老爺子,什麼毛病啊!?
突然,馬京武笑了,看著易青,一字一頓的說道:“你覺得我演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