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好棒哦!”
可這些,其實都是糊弄老百姓的玩意兒。
外行人不知道,其實對著鏡頭哭,這是一個演員最最最粗淺的工夫,正經學校裡從來不會教的,真正學了一段表演的學生,自己會在私底下開玩笑的時候,都能琢磨出來,而且還會弄出各種哭法。
最簡單的一種辦法,努力凝視一個目標超過六七秒,只要想點兒什麼失戀啊、考試失敗之類的事情,眼淚馬上就能下來。
所以觀眾們看著覺得一個人幾秒鐘就能哭出來,真是厲害,其實狗屁不是,有人教誰都能一個上午學會。
有的培訓學校,就是利用這一點神秘感,先騙取學生和學生家長的信任,讓人家以為這麼難的演技一教孩子就會了,這是個好老師,於是就心甘情願的把錢掏給他們了。
等到把錢拿到手裡,接下來就好辦了,他們所謂的教學,就是讓學生演小品,然後他們用一個普通觀眾的審美去判斷,再說上一些,這一段表情不自然啊,那一段感情不強烈啊,諸如此類的評判。
表演這個行當,內行外行的區別就在於教學時是否“概念化”。
什麼是概念化呢?
外行人的經驗都是從自己平時看的影視劇裡瞎琢磨總結出來的,非常表面化,仗著口才好,說話帶點兒專業術語來蒙人。
這樣的人經常會說,“你剛才那段不自然,再自然一點就好了”,“你今天表現的挺好的,就是有點不夠真實,下次儘量真實一點”,“動作幅度太大了,儘量小一點”。
這裡的“自然”,“真實”這些評價判斷,就叫做“概念化”。
自然也好,真實也好,都是一個虛的概念,讓學生自然一點,怎麼樣才能叫自然一點,是舉手還是抬腿,是笑還是哭?
概念化的東西是無法掌握的。
還有什麼叫動作幅度小一點,小多少是小,手放什麼位置,腳放什麼位置才能叫小?
這種蒙人的教法,浮於表面的概念化,只會使學生無所適從。
而真正懂得表演的老師,會有一套非常專業的理論和訓練技巧。
當下黃雷就把這其中的緣故說了一遍,學生們紛紛恍然點頭,可是黃怡卻傻了眼。
“黃老師,那······我這一年學的,全是錯的?”
黃雷苦笑一聲:“反正對你未來成為一名好演員,是沒有絲毫幫助的,不過,你能憑著那一手假的武功秘籍考上北影,我也只能說你的運氣不錯,另外,天賦還是很好的!”
最後還是得安慰一下自家的學生,這玩意兒是親的啊!
這運氣還真的是···逆天!
門外的謝原也是滿臉的不好意思,今年的藝考他是主考,這個黃怡還是他親自挑出來的,誰知道居然混過了他的試金石。
黃怡頓時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
黃雷見狀,連忙說道:“當然了,雖然如此,但是世界上沒有白做的工夫,至少你知道了什麼是錯誤的表演方式,現在及早發現,及早更正,這樣也挺好的!而我在這裡的意義,就是要教會你們該怎麼學會表演!”
黃雷這話多少讓黃怡又燃起點希望,是啊!我都考進來了,以前學的是錯的,現在還有機會按照對的重新學啊!
黃雷擺擺手,讓黃怡回到作為上去,接著說道:“咱們來評判一下剛剛這個小品作業,為什麼這麼假?那是因為不懂得表演的人,他們主要意會和揣測這方面知識的來源是什麼?電視劇啊!現在的國產電視劇,有很多都是粗製濫造,比如剛剛有一位同學提到的瓊瑤劇,對此有所瞭解的同學,應該可以注意到,幾乎九成以上的瓊瑤劇,完全沒有劇情,一句話概括,就是換著地方,換著場景說話!”
這話說的狠了,半晌有幾個顯然是中過瓊瑤毒的女生還棉帶不忿,似乎黃雷要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們就算背上背叛師門的罵名,也要誓死捍衛自己的偶像,心靈雞湯的澆灌者瓊瑤大媽。
黃雷能含糊這個?
“瓊瑤劇裡面,演員見面就是說話,要不就聊天,要不就吵架,要不就深情傾訴,總之是離不開拿嘴說,靠說,靠堆砌臺詞把劇情交代給觀眾,不信大家可以舉例子,幾乎沒有例外,不光是瓊瑤劇,甚至就連連金庸先生的武俠改變的電視劇,動作性這麼強的作品,也是除了打架,就是說話,還經常邊說邊打,你們誰見過生活當中大家把所有事情都掛在嘴邊上的,大家判斷一個人,一件事是聽別人說的多,還是從行為上判斷的多?哪一種方式更可靠呢?”
一時間,學生們都陷入了沉思。
黃雷接著說道:“所以凡是被那些操機學校糊弄過的學生,都會有這幾個特點,就像黃怡一樣,一個是善於哭,再一個就是一演戲就開始講臺詞,開始講話,就跟瓊瑤劇似的。”
黃怡這會兒感覺自己都沒法見人了,低著頭一言不發。
只可惜,黃雷並沒打算就這麼放過她!
1秒記住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