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她就佯裝生氣,大聲對服裝師說:還不快去給我拿衣服。
服裝師一下子就興奮起來了,這就是容嬤嬤本尊了。
時間緊任務重,她熬了幾天幾夜終於把容嬤嬤這個人摸透了。
她給容嬤嬤寫了人物小傳,讓一切都合理化。
任何一個角色,劇本里給出的那一部分內容,其實只是人物的片段,還有很多是看不到的,比如小時候成長,家庭等等。
演員要進入人物狀態,讓呈現出來的劇情合理化,就要搞清楚這個人物的“前世今生”。
比如,剛才李明起老師說的那場戲,容嬤嬤有針扎紫薇,後來電視劇播出,在觀眾看來,雖然針不是落在自己身上,可還是覺得渾身疼。
李明起老師說,拍這段戲的時候,她拿的針是真的針,稍不注意,不是傷別人,就是傷自己。
拍攝的時候,李明起老師就把針尖捏在自己手裡,扎的時候,是手腕撐著,根本傷害不到演員。
之所以讓人害怕,感覺不舒服,全在她的面部表情表現,眼睛瞪大,咬牙切齒,五官猙獰。
要不然怎麼說好演員渾身都是戲呢。
要知道今年李明起老師已經是年過六旬的高齡了。
另外,讓易青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場戲,容嬤嬤為了保護皇后,跪在皇上面前,自己扇自己臉。
前世他曾看過報道,拍完這場戲之後,李明起老師的臉都腫了,真的是為藝術獻身。
可是容嬤嬤一角,給李明啟老師帶來了榮譽,也帶來了“麻煩”,但這些都是對她演技的認可。
能夠把一個角色演好,不單單是背過臺詞這麼簡單。
後來的一些演員能把臺詞背過,都成了一種榮耀。
李明起老師因為是替補,所以進組時間緊,但是她為了演好,私底下做了大量工作。
在李明起老師的心中,容嬤嬤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婦女,她丈夫死了,孩子剛出生不久夭折了,正好碰上大戶人家找奶媽,就選中了她,餵奶的這個孩子,就是以後的皇后,皇后出嫁的時候,讓容嬤嬤跟隨。
一入宮門就身不由己,容嬤嬤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護主。
這樣一來,容嬤嬤的所作所為都找到合適的落腳點了。
“容嬤嬤不是壞人,是好人,她自己無兒無女,視皇后為唯一親人,她要保護皇后,就像保護自己的女兒,她只對一個人好,就是皇后,這是一個人最深處的情感——母愛。”
易青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麼分析容嬤嬤這個人物,不過……好像還真的就是這麼一檔子事。
顯然,李明起老師正是抓住了人物最底層的情感邏輯,所以才把容嬤嬤演得那麼可恨,又可憐。
其實,反過來再看,容嬤嬤和皇后真的是好人,與她們對立的格格、丫鬟們確實該打。
易青雖然不想做演員,可聽了李明起老師說的這些,也不禁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牛啊!
每次和李明起老師聊天,易青都覺得自己對錶演的理解就深刻了一些。
上次是兩個人一起在《水滸傳》劇組。
易青可是親眼見證了李明起老師把王婆演的有多招人恨。
一開始,李明起老師也是找不準點,不知道怎麼去表現王婆的壞。
還是副導演的康紅雷說了一句話,讓李明起老師瞬間頓悟。
“她打扮得越像好人,她辦壞事不就更壞嘛。”
李明起老師立刻就抓到了人物精髓,王婆這個小人物也成了《水滸傳》的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