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怕小石頭不成才,把拍磚當成了驕傲。
值得玩味的是,畫面一轉,露出了院內同光十三絕的畫像――那都是真正的大角兒啊!
京劇的年代感,歷史感,一下子就凸顯出來了。
這裡是戲班,這裡也是監獄,戲班班主就是孩子們的天,班主說的話就是法律和道理,戲班的教育方式只有打、打、打,階級壓迫得毫無情面可言。
小石頭幫小豆子被關師傅抓了現行,要立規矩。
關師傅一邊澆水,一邊說“你們可算趕上好時候了!”
沒錯,舊社會講究的是“忠孝節義禮義廉恥”,跑江湖的下九流,腆著臉皮伺候人的行當,戲子和婊.子是一個地位的――和後來的錢本位完全不同。
一個首富讓全國跪舔,叫什麼“爸爸”,叫什麼“老公”,國人的脊樑被徹底抽去了,真是悲哀。
關師傅說出那句話的時候,搖頭晃腦卻又韻味十足,不用聽聲音,就能感受到人物那種自豪感與幸福感。
結合前面的那句“只要是人他就要聽戲”,京劇的最好時候果然是來了。
對比後來京劇的境況,不免讓人唏噓,不到一百年,國粹已經被國人拋棄。
後來,小癩子和小豆子闖了禍,起鬨開啟了出逃的大門,小石頭想攔都攔不住。
回過頭,還被關師父一頓暴打,沒管好師弟的小石頭一邊捱打,一邊喊“打得好”,戲班裡的孩子都是師父的財產,跑了一個都是損失,剩下的都得挨罰。
小豆子回來不下跪不求饒,硬骨頭的態度徹底損了師父的尊嚴:反正也跑了,不如當他沒回來,打死撒氣。
關師父大刀一揮,差點兒要了小石頭的命,小石頭搏命的反擊徹底亂了戲班裡的倫理常綱:師父為父,以下犯上已是死罪!
亂作一團時,小癩子用死讓大家冷靜了,《霸王別姬》的故事,才能繼續講吓去。
梨園老闆來挑戲,關師父點頭哈腰滿臉賠笑,恨不得把自己脖子削了矮人家一頭。
張公公看上了小豆子,手指一點關師父心知肚明。
他心疼小豆子想讓倆孩子一塊去,可又無可奈何,最終只能犧牲小豆子來成全戲班的成功,就像虞姬終有一死,她不死,誰來成全霸王別姬的悲劇?
關師父也無力迴天。
再出場時,就是現在要拍的這場戲,程蝶衣和段小樓鬧翻不再合作,關師父出面點醒兩人,讓他們迷途知返。
關師傅再次擺出了自己封建大家長的樣子,對段程二位冷嘲熱諷,拿話擠兌人。
“喲,是二位角兒來了,不敢當,不敢當,二位坐好,我給二位角兒見禮了。”
嚇得段小樓和程蝶衣慌忙跪倒請罪。
呂琦老師的表演,讓人看著不禁拍案叫絕,他的體態既表現了年紀上的老邁,又表現出身子骨的硬朗。
老邁源於佝僂的身體,以及眯縫的眼睛,硬朗來源於他的“臺型”和動作,明明是自家院子,但關師傅舉手投足卻像極了臺上的老生,抖肩晃膀,明明老態十足,卻又威風凜凜。
等到他要打板子的時候,菊仙不幹了,拿話點他,關師傅也來了脾氣。
等他安排菊仙坐穩之後,回頭走的那幾步,呂琦老師用肢體語言明明白白的告訴了每一個人,什麼叫做心裡有氣。
故事的最後,到關師父臨走前,他還在給戲班的孩子們講戲。
易青還記得那個畫面,一道陽光從他頭頂灑下,他一生傳戲育人,對戲一絲不苟,使命終結時,也像霸王一樣亮相完畢再轟然倒地。
空蕩蕩的靈堂裡,只有小樓和蝶衣,讓人不勝唏噓。
其實,嚴格意義說,《霸王別姬》裡只有關師父才是真“霸王”,為了戲,他可以跪,為了戲,他可以狂,京戲是他的職業,也是他的飯碗,更是他一生奮鬥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