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愷歌都不用想,直接搖頭:“那肯定不行,國容可是梅九爺手把手教出來的!”
“這就對了,咱們剛請了人家幫忙,轉頭你就拍人家爸爸的傳記電影,不說別的,你要拍梅大師,打算以什麼為側重點啊!?”
易青一句話就把陳愷歌給問住了。
以什麼為側重點!
當然是梅大師和孟小冬那一段唄!
別說是他,換成任何一個導演,要是拍梅大師的個人傳記電影,都得拿著這兩位的感情當樑子,不然的話,這個戲根本就沒法拍。
的確,梅大師人生最高光的時刻有兩個,一個是去美國演出,大受歡迎,再有一個就是為了不給小日本子唱戲,給自己打了三針傷寒藥,還蓄鬚明志,直接被樹立成了民族英雄。
可歸根結底,這是要拍成電影的,不是紀錄片,想要吸引觀眾,光靠那些根本就不夠,要拍梅大師,這裡面必須有孟小冬。
但是,要把梅大師和孟小冬的那段感情搬出來,梅九爺能答應?
當兒子的看著自己親爹在電影裡跟著別的女人親親我我,自己的老孃在一旁當電燈泡,這事兒缺德不缺的啊!
更何況,人傢俬生活的事本來就是隱私,現在人們所知道的,更多都是坊間傳聞,說什麼的都有。
其實關於孟小冬和梅大師的戀愛,不過是兩個同樣優秀的人相互吸引、互生愛慕,因為相同的愛好和追求,加上臺上配合默契,臺下也經常進行溝通,這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但是孟小冬與梅大師卻因為媒體和輿論鬧的沸沸揚揚,雖然看上去孟小冬和梅大師非常的般配,可是最後還是以分手而告終。
而關於孟小冬與梅大師分手一事,也讓人猜測了許久,甚至還出現了不同的版本,一種說法是因為梅大師的妻子並不同意孟小冬的事兒,後來梅家的老太太去世,孟小冬想要戴孝,結果卻受到了侮辱,最後決定分手。
同時還有另一種說法還說兩人的戀愛關係牽扯到一件重大要案,總之各種說法不一而足。
誰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兒,這個戲怎麼拍?
瞎編亂造?
梅九爺不急眼才怪呢!
前世陳愷歌在拍這部戲的時候,對於梅大師和孟小冬的關係做了一個春秋筆法,最後,孟小冬為了成全梅大師,自己離開了。
可事實上,人家是結了婚的,雖然身份只是梅大師的妾,但人家是真的在一起了的。
這一段,能瞎編亂造!?
聽易青這麼一說,陳愷歌也有點兒懵了,他哪想過這麼麻煩啊!
“還有,你打算找誰演?”
陳愷歌下意識的朝著不遠處正在醞釀狀態的張國容看了一眼:“那不有現成的嗎?”
“他不行,演不了!”
易青知道,前世陳愷歌執導的《梅蘭芳》上映之後,曾有很多影迷表示過,如果張國容當時還活著,由他來出演梅大師的話,效果會更好。
當然,事情沒有如果,陳愷歌當時選擇的是著名演員黎銘,但是當電影播出後,卻並不是很成功。
黎銘的演技是不可否認的,可是更多的觀眾和媒體卻問出了同一個問題,張國容扮演梅蘭芳,會不會更合適更出色?
從此之後,梅大師和張國榮這兩個名字就頻繁的出現在一起。
其實,梅大師和張國榮這兩個人還是有許多相同之處的,首先,兩個人都是非常出色的演員,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都有著極大的成就,可以說,他們是當時文藝界最為傑出的代表。
而在陳愷歌的《梅蘭芳》中,黎銘雖然出色,可是很多人都評價說,他沒有梅大師身上那種鬥志。
要知道,梅大師可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家,他還是一個愛國者,在戰爭期間,曾經和日本人鬥志鬥勇,更重要的是,梅大師當時還創新和改變了戲劇的形式,這樣一來,他要對抗的是整個舊日的戲劇體系,而黎銘身上缺少的正是這種感覺。
而當時已經去世的張國容為什麼會牽扯進來?
就是因為張國容曾經出演過一個和梅大師很像的角色,也就是《霸王別姬》裡面的程蝶衣,並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所以人們才會始終期盼中張國容版梅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