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圈泛紅,看得出來,已經到了爆發的臨界點了。
這姑娘的脾氣可不像她看上去那麼柔弱,真要是急眼了,別說趙保剛了,就算是這會兒在監視器後面坐著的是謝縉,她也能鬧上一通。
“沒關係,麗姐,你就·····只管打就是了,我OK的!”
古添樂這會兒也有點心慌了,覺得是自己連累了蔣文麗。
“麗姐!別猶豫,我們是演員,打就對了,我扛得住。”
易青自始至終都沒說話,趙保剛要調教古添樂,就得把他的節奏打亂,讓他的狀態出現問題,然後才好動手。
否則的話,古添樂一旦因為狀態出來的太快,整個人飄了的話,可就拽不回來了。
沒想到古添樂倒是獲得出去,為了幫蔣文麗,竟然直言讓對方真打。
其實一般來說,扇耳光這類劇情,演員們也不希望自己被打,同時為了不傷和氣,基本上都是假扇的。
於是,就出現了借位拍攝的技巧。
透過機位,打人的演員對手掌與臉的距離控制,以及被打演員的配合與反應。
看起來扇上了,其實就是做假動作,後期再配上聲音,一般是拍手,也有拍大腿的。
如果一切完美,演員就不用真的挨耳光。
可拍攝過程並不能處處一帆風順,看似簡單的打耳光,其實是件很磨人的技術活。
打人的演員怕控制不好,真的打到人而距離過遠,NG。
被打演員會有準備,反應過快或過慢,NG。
打耳光的力道不吻合,NG。
所以,通常人們透過影視劇看到的打耳光鏡頭,都是一分為二合成的。
先拍一條打耳光演員揮手,然後拍一條被打演員的反應。
手揮過去了,然後聽到了聲音,最後看到被打演員轉頭手捂臉。
關於拍戲時,打耳光是真打還是假打的問題,這主要還是得看演員自身素養問題,因為某些大牌明星在面對真打耳光這種情節時,往往會用借位或替身演員來代替,當然也有很敬業的演員,為了拍戲效果甘願犧牲的。
比如天王巨星劉德樺,正常來說,誰敢打他?
拍戲的時候,怕是就連導演也會禮讓他三分。但是劉天王在拍攝的時候,為了影片的真實效果,還鼓勵讓群演真槍實戰,不知道是不是群演比較沒經驗,還是敬仰天王不敢下手,導致被NG了多遍,才被喊過,這種敬業精神著實讓人佩服。
還有範爺在拍攝電影的時候,範爺為了讓拍攝更加真實,就直言讓童遙動真格的扇她耳光。
於是在拍攝的時候,童遙憋足勁,一把掌扇過來,啪地一聲落在臉上。
後來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範爺都說,她當時就被扇懵了。
但是透過這個耳光,兩個人物的情緒得到了完整表達。
被童遙打完,因為劇情需要,範爺演的練霓裳又被幾個彪形大漢輪著棍子狂揍了一頓,口吐鮮血,一夜白髮,“白髮魔女”就這樣煉成了。
所以做演員,想要成名,不付出是不行的,古添樂今天能為了幫蔣文麗,同時也是為了戲,心甘情願受這一耳光,就衝這個,他未來不紅都沒有道理。
哪像後世那些所謂的頂流小鮮肉,準時到達片場能被當成敬業,背臺詞都認為是刻苦努力,手擦破一點兒皮都發微博求安慰。
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