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易青根本就沒必要和北影廠合作,單獨製作都行,到時候花錢買個廠標還不容易?
“你再提一個,剛才那個不行。”
易青在心裡盤算了一番,道:“投資還是一家一半,國內的票房分成,二八,大頭給您留著,海外版權四六分,新畫面佔六,您先彆著急,海外發行,公關的費用,我們新畫面掏了,另外,如果在國外參加影展的話,新畫面出錢組織。”
孟石聞言,有些心動了!
這年頭,國內的電影人對於海外版權的意識還非常模糊,或者說根本就沒往心裡去,因為大家都本能的認為,國產的影視劇根本就不值錢,外國人都不稀罕看。
《紅高粱》在柏林捧得金熊獎,結果整個海外版權才賣了10萬美金,就這還把西影廠的領導樂得夠嗆,回來順手把張一謀給禁了。
這事如果發生在國外,簡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一部剛剛獲得了最高榮譽的電影,竟然會如此賤賣,一個剛剛走到了人生巔峰的導演,瞬間被打落谷底。
國內其實也好不到哪去,版權意識模糊的更是令人髮指,莫巖賣《紅高粱》的改編權才800塊錢,另外跟著劇組摸爬滾打了一年,一毛錢額外的補助都沒有,還跟著張一謀種了半年的高粱。
所以,易青提出願意讓出國內版權的一成,孟石當然要心動了,哪怕這片子拿不到太高的票房分成,可好歹八成打底,總不至於賠錢,再說了,這個戲擺明了就是衝著金雞百花大獎去的。
能拿獎,就算是賠錢也值了。
於是,孟石當即拍板,還找來人草擬合作協議,最終達成的結果就是,北影廠和新畫面共同出資拍攝《活著》,資金各佔 50%,國內票房分成,北影廠80%,新畫面20%,海外版權雙方共享,新畫面60%,北影廠40%,後續其他一切花費由新畫面負責。
嘿嘿!你可別說我坑你!
易青和孟石拿著簽好的協議,看著對方都笑了。
從北影廠出來,易青緊跟著就去找了張一謀,這倆月張一謀也是背後煎熬,每天就悶在家裡哪都不去。
易青進門的時候,看到眼前這位未來的國際大導演,差點兒都沒認出來,太特麼憔悴了,眼窩深陷,臉色蠟黃,如果不是那一臉標誌性的褶子,還真不一定能猜出來這是誰。
“成了!”
易青也不敢再讓張一謀懸著心了,直接把審批透過的檔案遞了過去。
張一謀一愣,盯著易青看了半晌,這才伸手顫顫巍巍的把那張紙給接了過去,捧在手裡,一個字一個字的默唸著,突然眼淚滑落。
呼·············
懸著的心歸了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現在心裡踏實了吧?”
張一謀飛快的拭去眼淚,笑了:“踏實了,總算是踏實了,你都不知道,我這些日子是怎麼過來的,煎熬啊!”
跟著張一謀進了屋,屋裡倒是乾淨了很多,顯然,鞏麗也住在這裡,只是這會兒應該是在上課,人不在。
“投資800萬,北影和新畫面一家一半,後期如果還要繼續追加的話,只能我自己掏了,所以~~~~~~~~”
“放心!放心!肯定省著花!”
你猜我信不信!
中國這些未來的國際大導演都有一個通病,花起錢來根本管不住自己的手,也就馮褲子稍微好一點兒,那還是因為他前世剛開始拍電影的時候,身邊有王家兄弟死盯著,連吃盒飯,哪一頓有肉,哪一頓沒肉都給算計進去了。
像張一謀,據說前世在拍《十面埋伏》的時候,為了等一片花海,整個劇組停擺了三個月。
這都是正常人能趕出來的事,一共才幾分鐘的鏡頭啊!?
不行,得給張一謀派個監工跟著,不然的話,資金根本就不夠他折騰的。
易青心裡盤算著,嘴上說道:“劇組你抓緊先把架子搭起來,演員的話,等你這邊忙活的差不多了,咱們再商量。”
張一謀點頭,接著又說道:“女主角能不能接著用鞏麗?”
易青笑了,他要是不答應的話,能行嗎?
張一謀這人別看長得土裡土氣,卻還是個情種,前世他就為了能和鞏麗更多時間相處,參演了《古今大戰秦俑情》。
“行!家珍這個角色就讓她演,其他角色我不管,但是富貴的人選,等回頭我帶個人給你看看!”
易青要說的自然就是葛尤,不過現在的葛尤還欠調教,差點兒意思呢。
這個,不著急!
張一謀這邊定下來,緊接著就該拍《永不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