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田跟著第二個起身:“李寶田,在戲裡演父親這個角色。”
趙麗榮顯然有點兒不習慣,不過也笑呵呵的起來了,操著一口唐山方言:“我叫趙麗榮,戲裡演那個當媽的!”
葛尤緊跟著:“我叫葛尤,在戲裡演大姐夫丁圖!”
······ ······ ······ ······
眾人都介紹完了,然後看向了易青。
“今天叫大家過來呢,說是開會,其實就是找個機會把大家聚在一起,認識一下,畢竟在戲裡要演一家人,彼此都不熟悉,到了戲裡也會有生疏感。”
眾人聞言,都彼此看了看,確實有點兒尷尬,之前都不怎麼認識,現在突然要演夫妻,兄弟姊妹,缺少那種感覺。
易青接著說道:“首先呢,咱們得從稱呼上改變一下,葛老師,您先做個示範。”
葛尤被易青點名,還有點兒懵,等到看見易青指向了趙麗榮,立刻就明白了,只是讓他現在張口叫“媽”,還真有點兒不習慣。
可是易青說了,他又不能不答應,扭扭捏捏的走到了趙麗榮老師跟前,低著頭,紅著臉,半晌憋出來了一個字:“媽!”
“誒!”
老太太答應的倒是挺痛快的,答應完之後,哈哈大笑起來。
她這一笑,葛尤反倒是沒那麼尷尬了,又轉身到了李寶田面前:“爸!”
這一嗓子叫的可就響亮多了。
易青瞧著,也忍不住跟著大家一起笑:“這就對了,你得習慣,咱們這個戲呢,預計要拍兩個月,要是順利的話,大家還能趕著回家過年,其他人也都別抻著了,叫吧。”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那就~~~~~~~叫吧!
一時間屋裡亂了套,叫“爸”的,叫“媽”的,還有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的,屋子裡亂成了一團。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彼此改了稱呼,關係一下子就拉近了。
就連進了屋就一臉嚴肅的李寶田老師都笑開了。
“這一下子多了這麼多閨女,兒子,我還真有點兒亂了。”
易青笑道:“亂不要緊,慢慢熟悉,重要的是記住彼此的身份,接下來的兩個月,咱們可就得保持著這種稱呼,然後呢,就是角色分析。”
劇本早就發下去了。
“劇本想來大家也已經熟悉過了,***,您先來,分析一下劇中父親這個角色,讓自己對自己要演的人物,有一個準確的認知。”
李寶田演了十幾年的戲裡,像是角色分析這種事,早就駕輕就熟:“那好,我就先來說說,父親這個人物呢,首先是個嚴父,對待兒女有嚴厲的一面,總想著讓兒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他不同意二女兒自由戀愛,對小兒子沒結婚就和未婚妻攪在一起更是看不慣,有點兒老派思想,這種父親在農村很常見,大家庭的一家之主,他想要維繫著家庭的和睦,穩定,奈何兒女們都長大了,有著各自的小心思,所以只能是徒勞,另外,對待妻子呢,他又有溫情的一面,只是,並不善於表達,在他的認知裡,把賺來的錢交給妻子,就是對妻子最大的愛。”
李寶田老師說了很多,從家庭的角度出發, 分析父親和孩子的關係,夫妻關係,將一個人物剖析的十分徹底。
緊接著是趙麗榮老師,她不是科班出身,甚至連字都不認識,劇本都是兒媳婦念給她聽的,但是老太太對於人物的把握卻十分到位。
最終總結起來,這對老夫妻的角色定位就是嚴父慈母,操勞了一輩子,兒女們都長大成人,他們還想要維繫家庭的穩定,但最終徒勞,被孩子們傷透了心。
然後依次是葛尤、劉培等人,作業是早早的就佈置下去了,易青聽了一圈下來,總體感覺還算滿意,至少每個人對於自己要演的角色已經有了一個比較詳細的瞭解。
這部戲呈現出來的是一個群像,但即便如此也會分出一個主次,作為男女主角,只要李寶田和趙麗榮兩位老師的角色形象能立得住,整部戲就被盤活了。
“趙老師,您的口音必須得扳過來。”
這個是眼下最大的問題了,一個東北老太太滿口的唐山腔兒,到時候一張嘴,整個戲就脫節了,這可不行。
“你就放心吧。”
還是唐山腔兒。
老太太趕緊醞釀了一下,再張嘴的時候,把所有人都給嚇了一跳:“從今天開始,我就改說東北話了。”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