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華娛之黃金年代慎思量小說 > 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嫉其才恨其不為東吳所用

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嫉其才恨其不為東吳所用 (第2/3頁)

要立建設的功名,而不是破壞的功名,要建立一個遵從王業的,與霸道不同的王朝。

在這個過程中,周瑜也相信自己可以在歷史的長河中激出朵朵浪花,將名聲留於後人。

他甚至說“功名既立兮,王業成”,自己功名得立的那一天,也就是王業得成的時候,這是何等自信和豪壯。

不僅如此,只是惦記個人的功名和主公的王業的那個人,還不是真正的周瑜,他接著唱出“王業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的詞來。

王業既成,四海偃兵,天下太平,於是百姓得以安,士大夫得以安樂,暢快平生,文臣武將各得其所。

這個時候的周郎呢?

夙願得償,痛快地喝上幾杯酒,已經是“吾將醉”了。

醉了也還沒完,“吾將醉兮,舞霜鋒”,把人生最後的心思,天下太平後與摯友孫策贈送的佩劍霜鋒劍相伴的想法也說了出來。

乘著酒意“舞霜鋒”,將無止境的豪氣與兄弟情化作劍氣縱橫天地間,此等丈夫歌,就算是滴酒不沾之人,聞之亦可痛飲三大白。

而毛宗崗修訂版的《三國演義》,卻把周瑜“丈夫歌”中的志向止於“立功名”,雖有醉後發狂吟之語可壯豪氣,但也可以想象發的是何等狂吟,無非是還要立更大的功名而已,反而掉入了立功名慰平生的怪圈。

按照賈寶玉的話,這樣的周瑜簡直成了一個祿蠹,絲毫不見大英雄胸懷天下的豪邁氣概。

前世央視版的《三國演義》選的就是毛宗崗版的“丈夫歌”,這一點,是個敗筆。

另外,演義中,孫策臨終前曾囑託孫權,以後在軍國大事的處理上,“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郎。”

應該源自於歷史上對戀人跟的評價:賓禮名賢而張昭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

這兩句話雖然根本意思不能盡數相同,但確實反應了一個主內,一個主外的優勢所在。

其實不論是演義還是正史,周瑜都有吸收能人的心思,演義中他想收攏諸葛亮,正史中想收攏關羽張飛。

演義正史同樣文武全才的周瑜,都是青年之時就征伐四方,為孫策集團確立版圖立下汗馬功勞,後又親冒矢石為東吳開拓荊州,這都是相同的記載,無外乎在細節上有所差異。

志向上週瑜獨具一種朝氣,一種銳意進取自信豪邁的英霸之氣,這點正史的萬人之英,演義的丈夫歌都表達了出來。

現在編劇們糾結於該怎麼定位周瑜這個人物,其實本身就有些狹隘了,但是無奈,《三國演義》這部書側重點不是東吳集團,對於周瑜這個人物的描寫,也僅限於赤壁之戰這一環節,人物形象根本沒辦法展開。

所以,就只能透過諸葛周瑜鬥智來塑造人物了,那麼回到爭論點,該不該把周瑜描寫成一個氣量狹小,嫉賢妒能的小人呢?

這一點,易青是堅決反對的,拍《楊家將》可以把北宋名將潘美塑造成奸邪潘仁美,那是因為民間流傳甚廣,而且正史中潘美也的確應該為楊業的死承擔一定的責任。

但周瑜和潘美不一樣,這個人物是三國這段歷史當中最為璀璨的大英雄,將其描寫成一個嫉賢妒能的小人,易青心裡過不去這道坎。

所以,能夠挽救這個人物的,也就只能著手於周瑜屢次加害諸葛亮的動機。

非嫉其才,恨其不能為東吳所用!

立足於這個出發點,那麼一切也就解釋的通了。

王福林也沒想到易青這一次沒從正史記載當中周瑜的事蹟,形象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而是立足於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用一首原著當中的“丈夫歌”來破局。

對於周公瑾這首本命歌,王福林也非常喜歡,他當初拍《紅樓夢》的時候,就喜歡引用曹雪芹的詩詞來做插曲,這首“丈夫歌”自然也得了他的心。

之前討論劇本的時候,他就建議將這首“丈夫歌”放進去,不過幾個編劇都建議引用毛宗崗版本的。

現在聽易青一分析,王福林再仔細一琢磨,還真的是,毛宗崗版本的“丈夫歌”立足於功名二字,倒是顯得狹隘了,遠不如原著中的豪邁大氣,更能突顯周瑜這個人物的形象。

再者,從周瑜屢次加害諸葛亮的動機出發,展開周公瑾和諸葛亮的幾次鬥法,雖然,還是顯得周瑜性格偏激,但嫉賢妒能這個罪名怎麼也落不到他的頭上了。

兩國交兵,各為其主,本來就應該無所不用其極,周瑜受孫策託孤之恩,輔佐孫權,肯定要盡心竭力,劉備勢力與東吳爭奪荊州,諸葛亮作為劉備的軍師,周瑜招攬不成,於是想方設法要除去諸葛亮,那麼這一切也就解釋的通了。

最新小說: 他人真好 重回80,成功從拒絕入贅開始 都市神豪,多子多福 重生後我只想搞錢! 讓你擺地攤,沒讓你城管局門口擺 帶系統重生:我還不能享受享了 兵王上娘炮綜藝,頂流前妻坐不住 廢后穿成全網黑?我在求生綜藝成c位 避孕失敗!沈小姐帶崽獨美,厲總慌了 人在俄國:我有每日情報系統 兒子失憶你要離婚,我改嫁你別哭 電子哪吒 枝新雪 重生之一路隨心 重生16做神豪 婚情不負:腹黑總裁戀逃妻 華娛大隻佬 荒野雙狼 都市之不敗主神 盜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