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麗!
易青突然想起了昨天在《過把癮》劇組裡,見過的魏惠麗,她演杜梅那種都市麗人不適合,但是演程家大女兒這種主婦倒是蠻貼邊兒的。
關鍵是漂亮啊!
漂亮的女人被欺負的時候,才會更容易讓人心生憐惜。
就好比擱大街上,一肥粗大胖,滿臉橫肉的中年婦女被人指著鼻子罵,旁觀者的第一反應估計會是,這女人怎麼惹到人家了。
要是換成一漂漂亮亮的小媳婦兒試試,怕是早就有人跳出來英雄救美了。
大女兒這個角色越是讓人同情,就越是能突顯出大女婿丁圖這個人物不是東西。
原版的王麗雲把這個人物演成了過於單純的苦角,卻沒能從形象上征服觀眾,有些流於表面了。
既然要做這個戲,任何一點缺陷,易青都是不允許的,十三個人物,雖然有主有次,但是出現在鏡頭當中的時候,得足夠鮮活才行。
二兒子程遠也沒什麼好說的,胡亞傑算是易青的老班底了,現在有戲拍,當然得想著,雖然戲份不重,可這畢竟是電影,機會難得,能捧一把必須得捧。
二兒子的女朋友本來易青是打算讓付藝偉來演的,結果她要照顧孩子,而且這個角色戲份不多,只要漂亮就行。
於是,易青就想到了曾經在京臺春晚合作過的趙銘銘,前些日子還聽付藝偉說起過,趙銘銘去年年底透過了中戲的專業課考試,就等著參加完高考,文化課成績一過,就能入學了。
易青也沒料到不經意的竟然改變了趙銘銘的人生,她沒去上吉林藝術學院,想來也就不會遇上英檸了。
趙銘銘現在是吉臺的演員,《過年》去東北取景的話,少不了要和東北那邊的同行打交道,讓他們的演員參與進來,也算是結個善緣。
接下來就是二女兒,這個角色已經定了,就是劉培,二女婿的人選,易青還是傾向於沈君宜,倆人此前在《便衣警察》也有過一次合作。
小兒子自然還是梁添的,他演這種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的小人物是輕而易舉,小兒子的未婚妻也還是原版裡的馬曉晴,前幾天在劇組也見過,長得特喜慶的一個姑娘。
剩下的就是孫子鬧鬧了,這個反倒是最難決定的,小演員一定得可愛,但是還不能太可愛了,都說爹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大兒媳婦那麼不是東西,演出來的兒子也肯定是個熊孩子。
故事中母親就曾氣急敗壞的對著父親說過:你瞅瞅這孩子,我從這麼大點兒給他拉扯大,你瞅瞅,整個一白眼狼。
要是找個參照物的話,後來有部電視劇叫《情滿四合院》的,裡面有個角色,秦寡婦的兒子棒梗,挺可愛一孩子,可看著就欠抽。
要滿足這些條件,易青一時半會兒的也沒個合適的人選,吳晶倒是有點兒熊孩子的潛質,可歲數大了點兒,不合適。
不過倒也不著急,抽空去學校,幼兒園看看,沒準兒就能碰到合適的。
把想好了的演員和孟石說了,孟石聽過之後,聯絡著劇本里的每一個角色,再往那些演員的身上一套。
服了!
“難怪連央視那邊都在傳你選演員的眼光獨到呢,別說,還真是,你說你小子這腦子是怎麼長得,這才幾天呢,劇本有了,演員你都給選好了。”
你要是看過原版,你也知道該怎麼選。
當然,這話只能在心裡想想,嘴上還得謙虛一番:“我也就是初步放個備選,具體選誰,最後還得導演來定。”
“還定什麼啊,我就不信誰還能找出來更合適的,行了,演員就先定下來,這幾天,你辛苦一下,就以咱們廠裡的名義,和這些演員聯絡好,導演呢,我來定,劇組的技術部門就讓未來的導演安排,你沒意見吧?”
易青當然沒有意見,他總不能什麼都抓在手裡,權利適當的分出去,也有利於團結。
“行啊!您安排吧,要是沒別的事,我先去趟中國話劇院,把大兒媳婦的演員給定下來。”
別看丁佳麗後來只能在影視劇作品裡出演一些惡婦的角色,人家年輕的時候,也是個響噹噹的角兒,業內公認的好演員,要不然孫漂亮能那麼死皮賴臉的抱人家大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