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策劃方案和節目單,臺裡已經批覆同意了,其實怎麼弄現在誰的心裡都沒有個準譜,看見李虹交上來的東西挺像那麼回事兒的,最重要的是,這份節目單上面的一些演出人員很有吸引力。
黃元神,米樰,周惠敏。
周惠敏是誰?
沒關係了,前面兩位都那麼大牌了,後面這個應該也差不了。
央視那邊有港臺來的大明星,京臺這邊現在也不差了,黃元神和米樰那可是真正的大牌明星,,中國人誰沒看過?
策劃案透過,緊接著就得組織第一次聯排了,時間緊迫,易青在和李虹商量過後,決定只進行兩次聯排,12月10號先排演一次,等到原定的臘月二十九直播前一個星期再進行終審排演,到時候,香江的三位演員正式進行合演。
具體的負責人定的就是易青和李承儒。
“來,倒上水!”
易青正忙著定具體的方案,抬眼就看見李承儒跟個店小二一樣,跑前跑後的一通忙活,一會兒給這個倒水,一會兒給那個拿報紙,整個辦公室裡就顯得他一個人忙。
好歹也是一個大老闆,在京城地面上有著五家大飯莊,竟然為著每個月五十多塊錢的工資,積極成這樣,也真是沒誰了。
昨天晚上到家,易青就和李承儒把事情給說了,這老哥們兒顯得比在日本賺了大錢都興奮,一個勁兒的跟易青打聽中心的情況,怎麼看都像是個職場新人剛入職時的模樣。
“李哥!快別忙活了,趕緊坐這兒,咱們先說正事兒。”
距離第一次聯排的時間也沒剩下幾天了,之前指定方案的時候,還不覺得怎麼樣,現在真正開始忙活起來,也發現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了。
和每個演員單位協調溝通,安排接待的問題,制定食宿的標準,聯排前場地的佈置,裝修,還有燈光,音響等方方面面細節的東西,都需要他來協調指揮。
真要是琢磨起來,腦袋都要爆炸了。
李承儒自打早上進門開始,始終都處於亢奮狀態,別看他三十多歲,真要是算起來,還真沒上過幾年正式的班。
最早是在服裝廠當工人,可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幹多長時間,畢竟興趣不在這裡。
他這個人天生不安分,那種朝九晚五的生活壓根兒就不適合他。
後來就拜了一位人藝的老藝術家做老師,開始學習表演,當初能進西遊劇組,也是這位老師推薦的。
只可惜,想演唐僧,楊婕導演根本就沒瞧上,跟著劇組忙活這麼些年,前前後後被開除了好幾次,到頭來也沒能善始善終,本來以為這輩子就和文藝圈沒緣分了,能想到幫易青個忙還能有意外之喜。
現在李承儒可以說是幹勁十足,打報道回來就閒不下來,一個勁兒的忙活。
“那哪成啊,這還有好這事沒弄呢,對了,衛生還沒做吧?我這就~~~”
“你快拉倒吧!”易青一把將李承儒拉著坐下了,“積極也不是你這麼個法,正事不幹,弄那些個閒白有屁用,距離第一次聯排可也沒幾天了,到時候辦不好差事,主任那邊能交代得過去?”
李承儒自然知道輕重緩急,剛才就是興奮過頭了,聽易青這麼一說,也稍微緩過來點兒。
“你就安排唄,我負責哪一塊,不過你得想明白了,就這事兒可不是咱們兩個能支應下來的。”
易青還能不懂這個,他從一開始也沒想過要大把抓。
以前雖然沒幹過這個,可是上輩子看新聞,每年央視籌備春晚,不都是有一個龐大的團隊,光是後勤人員就得上千。
京臺肯定沒有這麼多人,易青也沒指望,可人手總得派過來,當然了,那些個只能動嘴的就算了。
這邊都快火上房了,再弄過來一幫老寶貝兒供著,易青非瘋了不可。
技術方面的準備工作,肯定是臺裡負責,易青這邊只負責出設計方案,這一方面自然有李虹負責和臺裡協調,用不著他們管。
可即便如此,需要做的事依然是千頭萬緒,易青現在恨不能一個人劈成兩半使。
都說勞心者動其心,勞力者出其力。
現在易青是又要勞心,又要勞力,能幫上忙的就一個李承儒,很多事情交給別人,他又不放心,只能親力親為。
“這事你放心,光指望咱們兩個,就是累死也操持不了這麼大的一場晚會,技術方面有臺裡的人負責,咱們出設計圖紙就行,這個我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