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簽約之後,接下來的時間裡,林雲完全投入到專輯的籌備當中。
《驕傲的少年》是肯定要放進新專輯裡的,之前在直播裡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也在他的計劃中,加上之前的《奉獻》等五首歌曲,這樣專輯的歌曲就集齊七首歌曲了。
剩下只需要五首歌曲,就可以湊成一張完整的專輯了。
林雲用了足足一週的時間,才把這張專輯的主打歌曲和其他歌曲創作了出來。
這些歌曲有些是在米國留學期間就創作出來了的,有對過去的一些思考總結,也有校園生活的寫照,充滿了青春氣息,和整張專輯的風格很融合。
隨後就是緊張的錄製工作了。
製作人依然是熟悉的蔡晉鵬老師。
他對林雲這張專輯非常重視。
“其實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製作過專輯了。”
他有一些感慨道,“當年華語樂壇的中心是香江和寶島,尤其是香江,絕對是風靡全國。
當時與香江相隔不遠的我們這裡,自然也成為一塊音樂的熱土,我們這些音樂人也受益匪淺,幫不少歌手甚至巨星製作過專輯。
那個時候還是磁帶、cd的時代,不像現在網路為王,對於音質要求非常高,我們要錄製一首滿意的歌曲,甚至要花上好幾天的時間。
後來內地音樂逐漸崛起,京都和魔都成為了新的核心,我們g市的音樂產業一蹶不振,有名的歌手並不多,我們這些音樂人的日子也就沒那麼好過了。
像你這樣優秀的專輯真的很久沒有製作過了。”
“不過我有信心幫助你把它做的最完美。”他振作精神說道,“我會非常嚴格,你要有思想準備。”
“那就麻煩老師了。”林雲說道,“我願意接受最嚴格的磨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出精品。”
“那麼就開始吧。”蔡晉鵬老師坐直了身體,整個人散發出凌厲的氣勢,彷彿換了一個人一樣,讓林雲有些吃驚。
這個老師是陳莉託朋友介紹的,他們也不知道他以前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但是林雲現在知道,自己好像運氣還不錯,遇到了一個非常優秀的音樂人。
有他的幫忙,自己的第一張專輯會更加優秀。
就這樣,林雲開始了正式錄音,為了新專輯開始衝刺。
每天他都會早早地來到錄音棚,和蔡晉鵬一起進行編曲,把歌曲的旋律給製作出來。
隨後他就需要走進錄音室,在蔡晉鵬的指導下開始錄音。
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因為錄音不是一次過的唱歌,而是稍微有一點瑕疵就會被打斷重來,所以幾乎都是斷斷續續地,不停地調整發音,不停地打磨,才能夠出來一首完整的歌曲。
雖然很辛苦,但是當一首歌曲完成後,播放出來的效果,又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當來到十一月份的時候,所有歌曲終於錄製完畢。
“我沒想到你能夠堅持到這一步。”蔡晉鵬看著林雲欣慰地說道。
林雲恭敬地說道,“這還要謝謝老師的指導,你辛苦了。”
這段時間裡,林雲備受折磨,但是最辛苦的確實是蔡晉鵬,付出非常大。
蔡晉鵬擺擺手,“能夠看到你這張專輯出爐,並且這麼優秀,我就很滿足了,也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成就感。
對於這十二首歌曲的排序,我是這樣想的,除了《知否知否》以外,其他歌曲一共分為三種風格,一種是以主打歌為首的敘述過去時光的歌曲,應該是唱給那些支援你、關心你的人吧,很能感動人。
第二種是校園青春風格,應該是你之前生活的一個寫照。
第三種就是積極向上、激情澎湃的風格了,也代表了你未來的希望。
我建議把它們按照這個順序排列,符合你的心路歷程,正好體現了你心境的一個轉變,可以形成一個有趣故事,讓大家可以透過這些歌曲來走進你的內心世界,對你的歌曲產生共鳴。”
林雲仔細地看了他提出來的排序,沉思了很久,才點頭認同了他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