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後,皇后娘娘出殯。
皇后將葬於早就修建好的長陵,那是帝王即位之初便開始修建的陵寢,雖然不小,但比之當世任何一位他國帝王的陵寢,恐怕都要簡單。
這一日,風和日麗。
這一日,百姓家家掛孝。
這一日,舉國哀鳴。
這一日,以短短二十多歲便離開了人士的皇后娘娘被賜諡號,仁。
一切都忙完後,回到未央宮的鳳閣,帝王揮退一切侍衛太監,頹然坐在隔不到三天便要來睡一次的鳳床。
手慢慢的摩挲著一切如舊的被子床單枕頭。
華貴至極,柔軟如絲,但上面卻有個補丁。皇后說,這一套是大婚時的被褥,臣妾好喜歡上面的繡花,臣妾死後,就讓它給臣妾陪葬,就不給皇上了,不過呢,若是臣妾走在皇上前頭,那皇上若想留,那便留著看些日子再燒給臣妾也無妨。
本來是一句玩笑話,但沒想到卻成了真事兒。
這世上,多數不都是夫君先死嗎?然後老太太帶著長大成人的兒子過。
皇太后,太皇太后也大有人在啊。
帝王有時候會想,以後自己死了,傳位給小皇子,小南就是皇太后。那威風,可是比皇帝還大呢。想著想著,皇帝就會笑出來。然後皇后就問陛下笑什麼,帝王就說,笑你威風凜凜的吶。
然後皇后絕美無雙的臉上就寫滿了茫然。然後帝王就哈哈大笑,也不解釋。
雖然此事已過去好些天了,但是在帝王的眼中,好像一切都只發生在昨日。
記憶從皇后娘娘過世那天晚上開始,便斷絕了。
此後,在帝王的記憶中,活生生的皇后娘娘只能存在於過往中了。
最後一頓年夜飯,也是最後一頓飯。
在席間,皇后還開玩笑說:“皇上明日陪臣妾去賞梅花,臣妾想聽皇上賦詩一首,題目現在不能說,免得皇上提前準備。”
帝王說:“作詩朕不行,朕最多隻能給你寫一句,梅花香自苦寒來,倒是皇后,你今晚可要好好準備準備,我明日出個與梅花有關的題目讓你作詩,七步內做不出來我就罰你寫一百首詩。”
帝王不擅作詩,或者說,不喜作詩。
做皇子多年,做太子多年,到現在又做了皇帝多年,卻一首詩也沒寫下。
百姓們最大的遺憾便是和誠帝沒詩流傳出來,要知道,大宋帝王幾乎個個都喜歡寫詩,文治帝王寫詩就不說了,武功帝王也寫詩,而且寫的邊塞詩偶有佳作甚至可以比肩岑大詩人的邊塞大風光。
奈何如今的帝王就是不寫詩。
因此才說皇后要帝王作詩,只是玩笑話而已。
不過皇后娘娘寫的詩也是很好的,端的是不比那些詩家寫的詩差。
帝王在鳳閣內待了一個時辰,似將這一生所有的頹然無力,都釋放了出來。
突如其來的打擊,對於一個帝王來說,跟普通人,沒有任何區別。
但是帝王還要繼續生活下去。
所以,帝王需要給自己一個放縱頹然無力的時候。
就是此時此刻。110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