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頭幫的敢死隊已經衝破重重阻隔,終於來到了中軍前,來到了指揮使大人和縣尊大人面前。
縣尊大人驚的心中一顫,但畢竟讀聖賢書幾十年,胸中一股浩然之氣騰的起來,他大喊一聲,抽出腰間的佩劍,提馬就要往前砍人。
不過指揮使大人一聲大喝。
周圍三個校尉帶著十幾個鄉勇迅速把縣尊圍在中間。
而指揮使大人藝高人膽大,縱馬上前殺去。
一槍一個敢死隊土匪,指揮使三槍直接幹翻了三個土匪,血流從土匪們的脖頸上噴射而出,那是殺人中,最不費力氣,最有效果的方法。
那個背有紋龍的頭領見指揮使開殺,幾步飛躍過來,一劍擋住指揮使大人的槍。
指揮使大人微微一笑,心想,就等你來一較高下呢。
長槍順勢一滑,扎向那頭領的脖頸。
頭領縱身而起,劍雖沒有長槍長,但他凌空而下刺向指揮使頭顱。
“好身法!”指揮使不禁讚道,身體微微側開,躲過頭領的劍,調轉槍頭,以一個很難的姿勢反手掃向頭領。
“好槍法!”那頭領也忍不住讚道。
一劍一槍激撞在一起,兩人各自退後兩步。
兩人四目相對,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惺惺相惜的意味。若不是一個是官兵一個是土匪,恐怕兩人當下就要大喝三杯,然後好好較量一番了。
只可惜這是戰場,不是江湖偶遇。
指揮使大人下馬,扔掉長槍,從腰間抽出佩劍。
劍對劍,王對王。
廖指揮使劍鋒微微朝下,道:“之前幾次交手,並沒有見過你,你是新加入的嗎?”
蒙著臉只露兩隻眼睛的大當家道:“不是,之前我沒來陪你玩而已。”語氣充滿挑釁。
廖指揮使道:“小小鐵頭幫,竟也臥虎藏龍。真是可惜,像你這樣的高手,何必在這為患一方,出去堂堂正正開個鏢局也比窩在山裡強吧?”
大當家冷笑一聲,輕輕搖頭,然後提劍而上。
兩人真正打了起來。
兩人的劍法都很飄逸,是老百姓最喜歡的那種飄逸。是那種最典型的俠客之間的戰鬥英姿。
高來高去,一劍來一劍去,行雲流水一般。
其實這種打鬥在旁觀者看來非常好看,但真實的戰鬥雙方卻很累。只有兩個水平差不多的劍客,才能打成這樣。
毫釐之間,就是生死之間。
正所謂劍為君子人如玉,指揮使和大當家兩人打的賞心悅目。
旁邊觀戰的縣尊大人不禁看的如痴如醉。而縣尊大人要不是有三個校尉和十幾個人保護,此刻恐怕也沒有閒情逸致來看兩位高手的過招。
大當家心想,這廖指揮的武藝著實不錯,奈何窩在這小地方,真是浪費人才了,倘若能加入鐵頭幫,定能讓鐵頭幫更加興旺...
當然了,大當家只是隨便想想,在這太平盛世,哪有讓官府中人加入土匪隊伍的道理,這不是拉人進火坑嘛。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