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出生在王侯將相之家,有些人出生在販夫走卒之家,有些人出生在書香門第之家,有些人出生在江湖綠林之家...
每一個地方的人都是不一樣的,環境不同,從小長到大,他心中所想,他所看到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同的。
李萱兒自小出生在漁民之家,父親和叔叔都是老實人,這是漁民之家。
封山出生於窮苦人家,父母早亡,他早早便加入綠林道混跡於其中。
劉大狀出生於耕讀世家,家境雖然不富裕,但家中幾代都算得上讀書人。
而應勝於厚出生於商賈之家,他們的家庭,又跟以上的完全不同。
商賈子弟以及成功的商賈,他們看問題是以利來看的。
先賢有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眼下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在人多的地方大聲呼喊,利才是我的追求!
誰要是敢義正言辭的這麼大喊一聲,那這個人一定會被百姓的唾沫星子給淹死了。
士農工商,最末等的商人,居然還敢這麼橫?專門以盤剝別人為目的的商人,敢這麼理直氣壯?簡直是造反,簡直是瞎搞嘛!打死,必須打死!
但是!
實際上,利益,生根於每個人自己的內心。
每個人在做任何事的時候,他都在計算著利益。不管面子上是否承認我在追名逐利,但實際我在做的時候在操作的時候,我就是這麼幹的。
嘴上不說,但我手底下就在這麼幹,誰敢否認?
而商人呢,從一開始,他們就是把自己的心思擺到檯面上來的。他們告訴所有人,我們賤買貴賣,我們互通有無,我們為您找到一切你們想要的東西,我們的目的就是服務你們,滿足你們的一切需求,然後,你們給我們錢。
我們所做的一切,跟您說白了,就是為了錢。
您要是不樂意,您可以不做我們的生意,但我們的目的,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就是為了錢。
商人的思考模式就是但凡一切,均以掙錢為目的。
所作所為一切都是為了獲得利獲得錢。
所以,漁民之家李萱兒,江湖綠林之家封山,耕讀世家劉大狀。
這三個人的思維模式裡,或者有相通的地方。
但是,這三人跟應勝和於厚的思維模式,又是完全不同的。
很多在應勝於厚之間可以心靈相通的東西,在李萱兒三人這,卻絕對無法相通。
這就是商人的優勢。
一個問題,一個純粹以利益為目標的商人去看。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件事誰誰誰能從中獲得多大多少的利益,就是這麼簡單。
之前的會議上,應勝還沒想明白曹縣尊行為的關竅。但後來,他越想越有點明白了。
於是他說給於厚聽。
於厚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酒喝到人天黑。妙書吧
應勝說:“咱們得去跟師父說說,咱們沒師父的本事,但咱們可以把想到的告訴師父,算是咱們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