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意志,或者歐洲這邊大學裡面學習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那就是實踐課。
每個大學或者大學的教師都有自己的人脈。
他們會為了自己學生的成長,動用自己的人脈讓他們去各個地方進行演奏,或者學習。
例如去歌劇院裡面進行表演,又或者巡演的時候帶上他一起去演奏,再或者讓他和自己認識的樂團進行合作,甚至讓他去一些音樂節裡面表演演出。
學校以及老師和這些地方都是有合作的,類似的實踐資源格外豐富。
如果是一位普通學生的話,他們接觸不到這樣的資源,那麼他們只能依靠自己老師以及學校裡的資源,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學生想要追求名師的主要原因。
接觸的老師越牛逼,他們能夠接觸到的資源也就愈發豐盛。
就比如說傅調,他原本只是有機會參加魯爾鋼琴節,以及薩爾茨堡音樂節。
僅僅只是有機會,並不確定。
甚至組委會那邊對於是否邀請傅調他們都還在爭論中。
但是學校那邊,以及克勞斯本人的人脈在這個時候就派上了用場,他們幫助傅調攻克了一些問題,讓組委會那邊審查最終同意了讓傅調進入音樂節中演奏。
阿里瓦迪那邊的資源相比較而言會更加豐富一些。
並不僅僅只是因為他是頂級鋼琴家,世界頂級教師。
他還帶出了很多很多特別厲害的學生出來。
例如李迪雲,陳颯等人。
甚至王佳也和他上過大師課。
這些學生都是他的資源。
而克勞斯那邊頂級學生的資源相對而言會少一些,雖然也教出來不少厲害的學生,但是像李迪雲這樣的還是少。
克勞斯看到現在的傅調心中就不由得有些後悔。
如果自己當時不和學校那邊說自己要休息,繼續招生的話會有多好。
說不定自己旗下的學生就會又多出一位頂級的戰將。
只是可惜,事情過去了終究是過去了。
即便他現在邀請傅調,也很難讓傅調同意繼續和他學習。
因此他只是嘆了一口氣。
“算了,事情過去就過去吧,過去就不用再繼續提了,迪奧的演奏還是不錯的,克勞斯教的很好,迪奧他也學的很好,後續的話……看看能不能開個大師課交流一下吧,如果實在不行就算了。”
阿里瓦迪說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便停住了聲,不再繼續發言。
他打算邀請傅調來參加他的大師課。
相互之間交流一下,看看傅調還有沒有什麼需要提升的地方。
不同的老師教導的方式都不同的,能看到的東西也是不同的。
和不同的老師學習,不僅僅只是提升自己的身價,說自己師從誰誰誰,又是哪個流派的嫡傳學生。
其中更是提升自我最好的機會。
阿里瓦迪已經很久沒有開單獨的大師班了,現在看到傅調,又因為傅調現在是克勞斯的學生,因此他產生了再次開一場大師班的想法。
畢竟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