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買了傅調魯爾鋼琴節的那個錄音?我靠,他那個錄音真的絕了!特別是他的肖邦還有貝多芬!”
“是啊,明明我一開始聽到傅調的勃拉姆斯還感覺震撼呢,思考國內什麼時候出了這樣一個勃拉姆斯高手,誰能想到這個居然只是前奏,更讓人震撼的還在後面!”
“我也買了,傅調的那個專輯真的讓人震撼,感覺傅調有機會拿下今年的年度最佳專輯啊!”
“嘖,去年還有誰演奏出神級現場也有專輯來著?”
“阿卡迪吧?和傅調同樣演奏出神級現場,結果人老人家體力不支,後面被傅調碾壓,當時還有很多人在說傅調年輕,應該尊老愛幼,把獎項讓給參加魯爾鋼琴節那麼多次的阿卡迪呢。”
“郎良月去年也有專輯吧?你們誰聽了?”
“我聽了一下,感覺一般,郎良月的肖邦雖然也能聽,但是相比較他的其他作品真的一言難盡,我更喜歡去年布蘭德爾的唱片。”
“說的也是,不過郎良月的柴可夫斯基其實我感覺也還可以。”
“柴可夫斯基確實可以,不過也僅限於可以吧?和他現在的身份相比,我覺得他反而顯得差了許多,作為年輕一代最強的鋼琴家,他應該表現得更好一些!”
眾人討論著最近的鋼琴家,討論著最近的錄音討論的不亦樂乎。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藝術家,這個很正常。
但是現在他們最為統一的一個概念,便是傅調的表現足以和他們最喜歡的藝術家相提並論。
可能唯一的缺陷就是傅調的年級太小,難以服眾……
但是這個是問題嗎?
郎良月二十一歲的時候也已經在卡內基開始演出了,他也在當年成功演繹出神級現場,史上最佳的熱情奏鳴曲。
郎良月都能成功,傅調為什麼不行?
傅調他不比朗良月弱到哪裡去啊?
因此眾人對於傅調的未來充斥著希望,拿著酒杯笑著聊天,充斥著對於未來的暢想。
一直到音樂廳的鐘聲再次響起。
音樂會的下半場即將開始。
聽到音樂會的鐘聲,一人不由得搓了搓自己的手指,激動地開口道。
“按照民族樂派,浪漫派的時間順序,下半場應該就是古典以及巴洛克了吧?”
“真的好期待傅調會演奏什麼樣的作品出來。”
眾人聽到後不由得一愣,隨後眼睛一亮,滿懷著期待地進入音樂廳內入座。
短短几分鐘的時間,音樂廳內便再次座無虛席。
甚至連討論的聲音都細不可聞。
在這樣的寂靜之下,音樂廳後臺的大門緩緩開啟。
傅調在燈光之下邁步而出,對著眾人微微鞠躬後,再次落座。
他的手指抬起。
音樂會的下半場,音樂史的上半場,即將開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