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笑道:“貴國上下都無法解答的難題,想必是很不一般,看來貴國松贊干布也是一個熱心研究的智慧之人。”
使者當即對大唐君臣鞠了一躬:“的確如您所說,我國國主松贊干布在我等出發前,曾表明,只要有大唐智者能夠答疑解惑,我吐蕃上下願舉國奉大唐為宗主國,並且年年朝貢,絕不反悔!”
話音剛落,滿堂譁然。所有人都露出震驚之色。
這是在說夢話嗎?只要大唐回答三個難題,吐蕃就能臣服於大唐?
這也太兒戲了吧?
李世民鄭重問道:“你此話可當真?”
使者立即呈上一封文書,上面蓋了吐蕃國國主的印章。
這份秘文的意思很簡單,只要大唐有人能夠答對三道題,那吐蕃當即奉大唐為宗主國,年年朝貢。
以吐蕃現有的國力而言,雖然在體量上遠遠比不過大唐,但也不需要進貢大唐。
松贊干布這麼做,李世民一時難以理解。
但不管怎麼說,這個約定大唐是必須接的。
先不說能否收到進貢,光是大唐的顏面,便要求他們必須完美解答。
“貴國君主的誠意,朕已經知曉,朕代表大唐上下答應你們的約定。”李世民道。
使者一鞠躬,道:“此曲徑球,我國上下耗費無數時日未能解出,如今換作泱泱大唐解答,臣願以七日作為時限……”
李世民就打斷道:“不必七日,三日即可,三日之後朕會給你們答案!”
“既然陛下如此有信心,那臣便靜候佳音了!”
……
待使者離去,李世民研究了曲徑球許久苦無答案。
“眾愛卿,你們幾人可有什麼好法子?”
房玄齡等人面面相覷,隨後都無奈搖頭。
“回稟陛下,剛才臣等苦思良久,卻未能尋到良策。”
李世民對此並無責怪,要真這麼容易解答,哪裡還會如此慎重地拿它做約定。
“詔令朝中文武百官一起出謀劃策,能解此題者,朕必有重賞!”
……
可惜這種時刻不能張貼皇榜,以舉國之力群策群力,不然會顯得朝中文武百官無能。
不過李世民對自己的朝中眾臣還是有信心的,這些人個個智慧不凡,一些番邦蠻夷解不出來的問題,他泱泱大唐還能解不出來嗎?
然而事態的變化超出了李世民的預期。
三天期限,很快就兩天過去。
文武百官居然沒有一人能給出一個靠譜的答案,李世民也是心急如焚,大發雷霆。
“番邦蠻夷解答不了的問題,你們居然也解答不出來!”
“你們實在讓朕太失望了!”
幾名朝中重臣也心中滿是焦急,都是大唐的臣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眼看著三天期限馬上就要到,如果大唐始終無法解答這個難題,勢必造成大唐顏面受損。
皇上面目五官,而那這些做臣子的,也都將難有面目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