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柔不知道想到了什麼,臉紅了紅。
此時,
到了12點,亞視新聞開始播出。
首先的重點自然就是目前全港最為矚目的東方經濟論壇,然後鏡頭裡面,金管局總裁格雷姆在講臺上面對各國參會高官發表了講話。
茶餐廳裡面頓時響起了一陣陣的鄙夷聲。
“政府行動真是慢……”
“就是,這種毒瘤還在上面,這不是惹人生氣麼?”
“發展經濟?我看他是中飽私囊才對。”
顯然對大都督的行動力表示不滿。
“馬sir……”有的市民好奇問馬志超,“你們西九龍警署,就沒有許可權抓他嗎?”
馬志超攤手,無奈:“雖然我很想抓他,但是我是沒有足夠高的許可權,必須要蔡處長簽署逮捕令,而蔡處長則需要獲得大都督的同意……”
“太可惜了。”
“2000億啊,這些人都不知道貪了多少!”
一個個市民十分不爽罵道,其中夾雜著‘為什麼沒我份’之類的話。
不只這裡,全港範圍很多市民都對這條新聞裡的總裁格雷姆不爽。
貪了這麼多錢,不但逍遙法外,還踏馬頻頻開大會。
這不是噁心人嗎?
馬志超、梁小柔吃完飯,走路返回警署。
“阿頭,如果格雷姆真的犯法了,我們港島的法律真的拿他沒辦法嗎?”梁小柔情緒不高。
馬志超搖頭:“不行,因為他是維多利亞人,他只會被送到維多利亞最終審判。”
梁小柔點頭。
她接受了十幾年的英式教育,而這一次案件,卻深深給了她巨大的三觀崩碎,對維多利亞帝國的濾鏡一下子碎了。
馬志超沒有勸解,因為不止梁小柔這樣,西九龍很多警員都有這樣的情況。
從1898年開始,維多利亞在這裡修建了大量的教會學校,吸收漢民子女到裡面讀書上學。這些學校大多數都用英文上課,推行維多利亞的文化,將大量的西方文明灌輸到下一代港島人的腦海裡。
也就老一輩,經歷過那一段悲慘的人生,才知道維多利亞做了什麼事。
但是年輕人不是,他們的人生常識實在學校裡面塑造出來,他們的世界觀、對世界的看法,是從學校裡面學的。
而且這個島,談愛國都是被厭惡的。
所以,小孩們根本接觸不到什麼叫愛國。他們只會認定課本上寫的‘母子’‘捕獵者和被捕獵者’的關係。
“慢慢來吧……”
馬志超回到警署,
關上辦公室門,
教育的事自己搞不定,但是教訓的事自己能做。
反竊聽。
打了個電話給洪繼鵬:“把金管局的總裁格雷姆、副手康納利給抓了,然後錄個像,告訴大都督:既然他不行動,就你們行動。”
洪繼鵬:“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