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位叫羅問的記錄者逐漸潦草的筆記,展現在陸歸途眼前的是一個瑰麗奇絕的故事。
滇南地區有一座湖泊,當地人稱琉璃湖,因為這座湖泊在出太陽的時候就如大殿之上的琉璃瓦,藍湛湛的。
一片碧波,琉璃萬傾。
然而在四月份的某個晴朗天氣下,當地有個漁民在這片水域中打撈上來了一個人。
這個人是附近村子裡的人,失蹤了有十年之久。
當時打撈上來這個人就活了,他不光活了還講出自己在湖底下生活的種種。
他稱湖底下有一座巨大的城池,人們富足安居樂業,在那裡永遠沒有死亡、永遠沒有疾病、永遠都是快樂的。
面對這樣的描述,村子裡的人為之稱奇。
當時曾在一段時間琉璃湖被滇南人奉為神湖,又叫它“仙湖”
消失十年能再次出現本身就是一個奇蹟,更何況這個人十年過去了居然沒有一點衰老!
這件事情必然引起了特事局的注意。
於是檔案的記錄者羅問就成了帶隊人。
他對這種子不語怪力亂神的事情一向敬謝不敏。
尤其當他對從湖中上來的那個人提出了一個致命性的疑問,如果湖底真像你描述的那麼美好,如同天堂一般,你為什麼還要回來?
對方躲閃的目光,成功讓羅問產生了興趣。
湖底下一定有秘密。
特事局花重金從國外訂購了一批潛水裝置,這些裝置得之不易,尤其在當時那種世界格局下。
這些潛水裝置是最早一批的潛水裝置,笨重的頭盔和氧氣瓶幾乎成為他們在水下穿行的致命點。
這些特事局的人在經過簡單的訓練,才開始接手琉璃湖的案子。
他們在下水時都要提起十分精神,誰也不知道意外和突然會什麼時候到來。
在當時來說還算十分先進的潛水裝置的幫助下,羅問一行特事局的人在五月風和日麗的一天潛下琉璃湖。
那片水域在陽光的照射下,如琉璃一般,碧波千傾,一眼便能透過湖面望到湖底,像是一塊巨大的琉璃碎片鑲嵌在滇南的山巒之間。
他們按照漁民的指示在那片區域進行搜尋。
然而大約一個半個時辰過去了,絲毫沒有任何線索。
滇南五月的天時常變幻多端,上一秒晴天下一秒就可能是暴雨。
等特事局一行人不甘心的浮上水面,天色如同黑雲壓城一般,烏壓壓的一片烏雲罩頂。。
這是要下陣雨。
面對隊員的不甘心,羅問自己也不甘心。
千里迢迢從冶城帶著這些裝置來到滇南不是為了等到什麼都沒有的結果。
他幾乎是皺著眉頭下了決策,再潛十五分鐘就立刻收隊!
必須趕在湖水暴漲前收隊!
然而這個決策在他日後回憶起來,是一個糟糕透頂的決策。
因為他們下水還沒五分鐘,暴雨就下了起來。
水底下的能見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直線降低。
就算浮上水面,也看不清岸邊和船隻停靠的地方,與其這樣還不如在水下多呆一會兒,陣雨通常很快就過去了。
堅持一會兒,再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