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直躲在騾馬後面那位年輕的小謝先生,卻忽然哈哈大笑起來,高聲對那獨眼龍喊道:
“這位一目瞭然的好漢爺,你要拉兄弟們下山,想法是好。但這楊參議和駱屠夫的話,能信得過嗎?”
謝宇鉦哪知道這楊參議駱團總人品如何,不過,既然土匪中都有人稱駱屠戶,那這駱團總這人就肯定好不到哪兒去。
當然,對不瞭解的人和事,還是不要深入挖掘,別弄巧成拙了。於是,謝宇鉦抹起了萬金油、打起了通天牌:
“這世間誰不是爹孃生養的,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幹腦袋別褲腰帶上的營生?”
“《水滸》評話裡面,明明白白寫著,那豹子頭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那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那景陽岡打虎的武松,多英雄的人物,還不是全給硬生生逼上梁山落了草。咱們十八排的兄弟肯定也一樣,都是官府和地主惡霸他麻逼的呀。”
林叢中議論紛紛,有人聽出了謝宇鉦在帶節奏,表示不以為然:“要我看,這落草就落草,那也沒什麼大不了。誰讓咱活不下去,那咱們就幹他孃的。是吧。就這水滸裡面,如果不落草,又哪有一百單八好漢梁山結義呢?”
林叢中竊竊私語。話題越扯越遠。按後世網上的話來說,這樓已經成功帶歪了。身處其中的謝宇鉦認為,這樓歪得好,歪得妙,歪得別別跳,歪得呱呱叫。
“這位兄弟說得好,”謝宇鉦打蛇隨棍上,由衷地大聲誇讚,然後話風一轉,“雖然這上山落草,名聲是不好聽。可這上山容易下山難。招安這條路,並不好走。裡面不知暗藏了多少陰謀詭計。想這一百單八英雄好漢,梁山結義,大口喝酒,大塊吃肉,那是何等的逍遙快活。可最後就因為宋江哥哥一念之差,全給朝廷招了安,那下場可就,哎......”
謝宇鉦說到這兒,已經喉吼發乾,嗓子冒煙,不得不停下來。
他隨身帶的一點水,早在過烏龍峽前喝完了。本想向牛二討點水喝,那貨卻笑嘻嘻地提出,一口水半塊大洋喝多少口都行。面對這樣趁火打劫明目張膽的敲詐,他當然大義凜然地拒絕。
於是,整個下午他就再沒喝過一點水。
然而,歪打正著的是,他這一停下,反而正好讓聽眾有了一個思考的空當。
果然,片刻之後,林叢中不少土匪探出半個身子,伸長脖子衝著這邊喊道:
“這位兄弟,你倒說說,這梁山好漢本來快快活活,宋家哥哥為什麼要招安?”
“對呀,招了安,最後又怎樣了?你他娘倒是快說呀。”
李東家見身邊這個年輕人眉飛色舞、唾沫橫飛,一邊說,一邊還揮動胳膊,起先看他斯斯文文的,還別說,嗓門還真大。只是,現在為什麼停下不說了呢,匪徒們已經被牽著鼻子走了,應該趁熱打鐵啊。
此時,見身邊毫無動靜,李東家不由著急地轉頭。就見這年輕人又挪了過來,舔舔嘴唇,眨巴下眼睛:“大、大東家,有、有水嗎?”
匪眾之中,不少人聽水滸也就聽個一鱗半爪,有的聽過武松打虎,有的知道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有的知道豹子頭林沖逼上梁山......可水泊梁山上的那些好漢們,最後究竟又怎麼樣了呢,有不少人卻不知道。嗯,聽這說話人的語氣,這些梁山好漢們的結局似乎不妙,但到底如何了,匪眾們也迫切地想知道。
林叢之中又嗡嗡之聲此起彼伏,估計其中也有不少人知道的,正在為旁人解說水滸結局呢。
這樓就更歪了。在這劍拔弩張的山間野外,遇劫的跟打劫的都把正事放一邊,說起了水滸故事......很好很強大,不虧是四大經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