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千府,千默然呆滯地坐在榻前,知曉他進宮回來的金氏與千輝同時的趕來,看到他這般模樣,金氏著急地詢問,“可是她對老爺不敬?”
千默然搖了搖頭,“她比我以為的要厲害得許多。我原想她能有今日全因明卓葳,可是啊,明卓葳的今日,又何嘗沒有她的功勞,所以,她的皇后之位才會做得如此穩,縱連莫氏,也莫可奈何。”
這說的是誰,他們三個都清楚,金氏看著千默然,千默然合上了雙眸,透著一股子疲憊,千輝輕喚了一聲父親。抿了抿唇,再問道:“我們可以嗎?”
千默然聽到這一問,終是睜開了眼,衝著千輝招招手,千輝走了過去,千默然道:“有些事情,做了便做了,就算是錯了,那也不要後悔,更不要往回看,到了今時今日,我們能想的是如何破局,而不是懺悔。”
“父親,或許我們可以把當初的苦衷與她說明白。”千輝提議,千默然卻擺手不願,“阿輝,如若今日是你,你處於她的處境那般,縱然我有天大的理由,但拋棄就是拋棄了,你能原諒嗎?”
千輝再也說不出話來,如若是他,只怕他的手段會更激烈,而不是隻似她那般不聞不問。
“她讓老爺進宮,究竟是想做什麼?”
“不是她想做什麼,而是我們的新君想要做什麼。明家啊,終是成了氣勢了,縱是如今各大世家聯手,卻能挑起戰亂,卻也是奈何不得明家了。”千默然並不一個願意束手就擒的人,但凡只要還有一線的希望,他都絕對不會放棄。可是這些年,明家,不,是明卓葳,明卓葳防著他太嚴了,但凡他稍有舉動,明卓葳都會搶先一步奪了他的機遇。占卜算卦他亦需要付出代價的,明卓葳卻有那般的奇遇,輸在明卓葳的手裡,他千默然也不算冤枉。千家,如果這條路能支撐著千家繼續下去,他會毫不猶豫的去做。
“明卓葳,他又想要千家什麼?”千輝並不算全傻,一瞬間就立刻明白了明卓葳的意圖,黑著一張臉。
“輝兒,你該記住,今日不同往日,他已為新君,無論是人前人後,你都該記住你自己的態度。千家需要仰仗於明家,需要他的認可。明日上朝,我會將千家所剩的所有兵權都上交新君。”
“父親!”千輝大驚失色,“一旦交出兵權,那千家就再沒有任何的籌碼了,父親,你要三思。”
“當你認為是籌碼的東西卻有可能將千家置於萬劫不復之地時,你還會覺得那是籌碼嗎?”千默然反問,千輝上前一步,“他不是前朝那等空有一張嘴卻沒有任何實力的皇帝,這些年的積攢,明家手下的兵馬,不下於五十萬,不消說他的暗衛。”
千輝隨著千默然的話落下,臉色越發的慘白,“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你能想到供養這五十萬兵馬所費之糧草衣裳幾何?可是明家不僅養住了,還養成了精兵良將,其間所費之人力物力心力,你又可曾想過?”
“你一直將他視為對手,卻不知道,在很久以前,你已經沒有資格讓他為你停步。”千默然不願意告訴千輝這樣殘酷的事實,卻不得不讓千輝看清這一狀況。因為只有這樣,千輝才會知道將來該怎麼做。
果然千輝臉上流露出了痛苦的神色,他抱著頭只怨自己不如人,千默然卻按住他的頭,“輝兒,現在不如他沒關係,你若想成為他的對手,那麼你該成長起來,追趕上他,如今是他在明,你在暗,只要你不放棄,總有能夠捉住機會給他一擊的。”
沒有到最後一刻,誰又能說永遠不會進步呢,千輝抬起頭,眼中閃過堅定,他一定會,一定會讓明卓葳重新的意識到,他千輝絕對能作為他的對手。
大肅朝新建,諸多沿裘前朝之舊制,如朝會,十二日大朝會,三日小朝會,小朝會不過是天子與諸相商議大事兒,大朝會時,卻是京中九品以上官員俱不能缺席,共議朝事兒。
今日適逢大朝會,適才論起了如何安置無家可歸的幼子,事畢,原想要事都已論及,千默然一身黑色朝服自人群中出列,在眾人尚未反應過來之即,張口道:“新朝初建,陛下初登大寶,臣感世家握兵之患,今自請將千家所剩三萬五千一百三十六人的兵權,上交陛下,以示千家忠心。”
言地下跪,雙手奉上那兵符,明卓葳還想著千默然是否會多考幾日,沒想到他竟然在大朝會上,如此直接地將兵符交了上來。朝一旁的劉福使了個眼色,劉福立刻走了下去,將那兵符接過,遞到明卓葳的手裡,明卓葳翻看了看,“確是千家的兵符。”
千默然眉心一跳,想到昨日千惜言及明卓葳知道的事兒,遠比他以為要的要多,如今聽著明卓葳話中之意,可不是如此。“不敢欺瞞陛下。千家受明家之恩惠,方有今日,千家無以為報,故將兵符上交,唯盼陛下一統大權,國泰民安。”
這般的好話啊,卻是讓其他的世家之人快要氣炸了,千家原與他們是一條船上的人,卻突然的交給兵權,這,這不是打他們世家的臉嗎?其他的人,他們是交還是不交呢?交了吧,手中無兵,豈非任人宰割。現下明卓葳已將世家視為眼中釘,眼中刺了,他們再沒了兵權,那卻是叫他們如何過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交,不交豈知明卓葳會如何地對待他們,明卓葳的手段,他們可算是看透了,那是真真不曾手下留情的人,他們若是惹了他不喜,會落得什麼樣的下場,他們都不好說啊。
“臣,亦將兵權奉上。”就這麼一會兒,楊家的家主也出列,將那手中的兵符的遞上。沒想到往日他覺得不成器的兒子啊,如今卻成了他們楊家的主心骨,若不是有益兒的提醒啊,這第二個交兵符的人,那可真要輪不上他了。從康弘入京之後,他們楊家那就是康弘的人了,康弘是陛下的嫡長子,如今雖只封王,但那太子之位,想是也非他莫屬,不過是早晚罷了。
所以,要與陛下表忠心之事,楊家是斷不能錯過,總歸,現下的的楊家,兵也沒多少了不是。
這接二連三的,有人的臉色就更難看了,但明卓葳雖還是板著一張臉,但總是柔和了許多。拿著這麼倆兒兵權在手,輕輕地道:“兩位愛卿的忠心,朕知道了,這兵權朕先收著,要如何處置,待朕想清楚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