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能叫“中策”?分明是盜匪強梁所為,還“豈不爽哉”,爽點在哪裡他們不知道,他們只知道後面不知會惹下多大的麻煩,剛封了縣侯便這般跋扈霸道,天子和朝堂的御史們是你親爹嗎?他們會如此慣著你?
“侯爺,您……還是說說下策吧。”
兩位掌櫃心灰意冷,對顧青的上中下三策不再抱任何希望了。
顧青忽然笑了:“好吧,剛才其實是逗你們的,其實有用的法子一個就足夠,搞什麼上中下三策根本毫無意義,屁大個事兒,我究竟有多閒沒事居然還想三個對策。”
頓了頓,顧青輕聲道:“明日開始,將所有的錢都拿出來找裁縫做旗幡,旗幡上寫幾個字,什麼‘東市隆記,瓷行之首’,什麼‘青記瓷店向隆記學習’,什麼‘大唐隆記,引領瓷行標杆’等等,總之,全部都寫隆記的好話,馬屁怎麼肉麻怎麼拍,力道和角度一定要拍到位……”
兩位掌櫃震驚道:“侯爺您瘋了?這麼幹究竟意欲何為?哪有幫敵人說好話的道理?”
顧青冷冷道:“我很欣賞隆記,欣賞得五體投地,決定把咱們的商鋪家產都送給他們,我說這話你信嗎?”
“不信!”
“既然不信,那就說明我這麼幹自有道理,你們要做的不是質疑我,而是一絲不苟執行我的命令,因為我想出的法子是你們聽都沒聽說過的。”
兩位掌櫃迅速對視一眼,然後道:“好,侯爺怎麼說咱們就怎麼做。”
顧青接著道:“旗幡做好後,將它們分散插到東市的各個角落,看見它的人越多越好,咱們商鋪向隆記學習的聲勢造得越大越好。”
兩位掌櫃仍是滿頭霧水,但還是毫不猶豫應了。
等了半晌,兩位掌櫃卻沒等到顧青後面的話,郝東來不由奇道:“侯爺,下面為何沒了?”
顧青心中一堵,指了指石大興,道:“出門後揍這胖子一頓,下手狠一點,打不過可以叫許管家幫忙。”
郝東來驚道:“侯爺,我說錯了什麼?”
“你沒錯,只是天生嘴賤,需要技術性調整一下。”
然後顧青又道:“旗幡散出去,長安人盡皆知後我再告訴你們下一步如何走,現在,去揍胖子,快點。”
石大興欣然領命,獰笑著將郝東來推出了門。
…………
第二天一早,顧青去左衛應卯。
剛入左衛的側門,無數武將和同僚紛紛朝顧青恭敬行禮,顧青也非常客氣地還禮。
左衛有大將軍,大將軍下面還有將軍,將軍再往下便是中郎將,按權力排名的話,如今的顧青算是左衛第三號實權人物,而且跟大將軍不同的是,大將軍往往只在戰時才有領兵實權,而中郎將在平時便能領兵。
所以,顧青在左衛的日子可謂越過越滋潤,不僅權力大了,還不必像當初當長史時那樣忙得像條狗。
如今的顧青想翹班就翹班,除非遇到非常時期要動刀兵了,否則顧青大可愜意地在左衛裡面混日子。
考勤點卯什麼的全都是浮雲,以顧青如今聖眷之隆,就算是郭子儀大將軍要以軍法罰他,恐怕也要細細思量一番。
進左衛後,顧青首先拜會郭子儀。
對郭子儀這位老帥,顧青還是頗為尊敬的。他可是未來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大唐若無郭子儀,只怕真會亡國了。
郭子儀在屋子裡辦公,垂頭不知寫著什麼,顧青唱名告進,郭子儀擱下筆,起身迎了上來。
“顧郎將真是稀客,老夫還以為你忘了自己身兼左衛中郎將一職了呢,從驪山回來多少天了,今日才來應卯。”郭子儀呵呵笑道,話裡卻不大客氣,含有幾分不滿和警告意味。
顧青急忙賠罪:“郭大將軍恕罪,末將剛剛上任中郎將,家中許多俗務要處理,末將想著先把家事安頓好了再專心應差報效君國,晚了幾日皆是末將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