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9比47!
國內球員隊和外籍球員隊同時握有賽點。
只不過這種情況下,如果斯蒂芬馬布裡所在的外籍球員隊得分,可以直接殺死比賽。而楊一鳴所在的國內球員隊雖然有利用一個回合就漲到50分的機會,但鑑於勝2分以上才分輸贏的規則,需要再多進一球。
好在他們握有球權!
楊一鳴外線持球,他試探步,假裝要三分出手,防守的阿拉奇以為他和馬布裡一樣也要三分直接致勝,腳尖微微離開地板,楊一鳴馬上一個衝刺,殺入禁區。
禁區籃下蘭多夫和馬布裡像一白一黑兩尊惡煞,四肢揮舞向楊一鳴衝來。馬布裡看出楊一鳴已再無其他去處,直接飛到空中,擋住他全部前進的角度。
就在此時,有一個高大身影殺到!
他像吊線的木偶,奮力奔跑的動作有些不協調。但他確實好像被根無形的意志力的繩子牽引,拖著四肢和軀幹一腦袋扎向油漆區。
就是剛才還在三分線外,給楊一鳴假掩護的高中鋒王徵!
楊一鳴眼角看到王徵殺到,馬上有了主意,他把身子一擰,用後背對上馬布裡,隨後空中手掌輕輕一送…
王徵跟進暴扣!
籃框在震顫。
王徵在咆哮。
隊友們擊掌擁抱慶祝!
雙方比分打平。眼下只要任意一方再進一球,就能獲得比賽勝利。
但國內球員們全場第一次追平比分,並看到了贏球的希望。他們氣勢如虹,彷彿勝負也沒有了懸念——勝利原本就屬於他們!
果然,這個進攻回合他們沒給外籍球員任何機會,楊一鳴借王徵的擋拆拉出空檔,後者中路突進。球從馬布裡和阿拉奇兩人縫中傳出。蘭多夫成了最後一道屏障。但王徵居然沒有冒進,他早知道賀希寧在底角埋伏,不看人看似輕鬆地一甩…
賀希寧接球出手…
如彩橋一般劃過球場…
所有人都在看。球進了!
楊一鳴的國內球員隊靠著最後時刻的爆發,扳平並反超,拿下比賽!
這一次球場的咆哮聲更勢不可擋了!
贏了!
2/
盧日尼基球場。
7月16日。
最後決賽的硝煙已經散盡。不管是藍白色的勝利者,還是格子衫的失敗者,都已經從這片綠色的海洋離場。
綠油油的場地,草意盎然。球場裡的噴灌系統此時辛勤地工作著,和漫天的綿綿細雨一起,把水灑在草場上。草像吸飽了水的新苗,綠得嫩人,搖曳著展開身體,彷彿剛才90分鐘的廝殺和肉搏,彷彿那些鐵騎踏營,都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球場裡,盧克東契奇向四周的坐席望去,幾乎已經沒剩下多少觀眾。留下的工作人員比球迷更多:贏球的法國人要離開這裡去慶祝,輸球的克羅埃西亞人要去忘卻今晚的酸楚、但銘記這一整個月的光輝。只剩下一些中立球迷,可能還在恢宏的盧日尼基球場體會世界盃的餘味。
俄羅斯請來的英倫搖滾樂隊此時在球場中央寂寞地開唱,也許正是為了告慰這些為數不多的留場球迷,他們彈唱得格外賣力。
稀稀落落地,在一曲畢時,居然還能聽到觀眾的掌聲和口哨回應。也算是偌大球場裡難得一見的、極有針對性的臺上臺下的互動。
“e’re&npions…”英倫搖滾樂隊彈起了皇后樂隊的老歌,《我們是冠軍》,連東契奇這個東歐人都禁不住跟著哼唱起幾句。在球隊贏球的時候,這似乎成了每支球隊必備的慶祝助威曲目。從小到大他贏得最多,這歌,聽也是聽得耳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