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孟公贈畫
早上暴雨,傍晚暴雨,整個衡香如陷沼澤。
入夜的風特別大,未關牢的窗扇噼裡啪啦拍打著,窗外枝椏亂晃,攪亂明月。
廉風書院的文和樓大門於每日亥正時分關閉,但樓內學士才子們仍可互相走動,吟詩對辭。
同鄉們、同好們、新老知己們,不論年歲長幼,來自五湖四海的何處,皆喜歡聚於一起,還有楊老院長在一樓大廳中專設的論學之壇,每日都有一辯。
今夜,不知是誰帶得頭,一樓大廳傳出高歌,漸漸的,眾人都開唱,尤以少年為多。
從《與天同》唱到《志氣歌》,再唱到《報國》和《赫長虹》,兩個男子在下面撫琴伴奏,許多人熱淚盈眶,漸漸悲號大哭。
這些歌聲傳來,讓樓上的姚臻眉頭緊皺。
他沉了口氣,雙手捂住耳朵,目光看向正在被晚風拍打著的窗欞。
他的書案前擺滿紙張,壓滿鎮紙。
這些紙張,是他們四人那日在衙門裡寫得。
他,許席一,郝偉峰,三人各寫千字。
董延江一人兩千。
讓姚臻沒想到得是,那日他們寫完之後離開衙門,當天傍晚,夏家軍的兩個士兵便找上他,把這一疊紙給他,要他全部看一遍,再琢磨琢磨有何發現。
姚臻自己寫的那千字便不用看了,許席一和郝偉峰的千字裡,卻當真讓他有所發現,而董延江絞盡腦汁所寫的兩千字裡,他更發現了大量蹊蹺之處。
比如,卓昌宗去世的前幾天,他一直在找城裡的匠工。
木匠、鐵匠、繡匠,甚至做飯的,拉糖的,畫畫的,他能找得都去找了一遍。
而且,還去票號裡取了五十兩銀子帶在身上。
五十兩,那麼重,卓昌宗就一直帶著。
雖然董延江屬實變態,連這都要跟蹤,但卓昌宗這麼奇怪的行為,若非董延江,他們無人能知曉。
今天一天,姚臻特意去找這些匠工,得知卓昌宗是去問他們問題的。
他手裡有張紙,紙上的紋絡精緻秀娟,一看便知乃前朝之物,不過這些匠工們都沒見過。
姚臻問他們可還記得那紋絡模樣,眾人都搖頭,只說那紋絡好看,像是對稱的海棠如意紋,但看似簡潔卻極其複雜,佈局嚴整,若是細看那花紋長枝,竟又是雙環連扣的麒麟紋。
並且,卓昌宗要他們一定保密,所以,他特意帶了五十兩在身上,每個匠工都會給一點,當“封口費”。
而這些匠工們之所以現在願意大方告訴姚臻,因為這幾日有太多跑去找他們,找得最多的是夏家軍和衙衛。
所以,反正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匠工們便乾脆大方告訴,再換姚臻手裡一點小錢。
現在,姚臻不明白,卓昌宗是從哪裡發現這圖紋的?
卓昌宗死後,他幫忙一起收拾他的遺物,並沒有發現此物,又哪去了呢?
外邊的歌聲還在繼續,許多人在屋中睡著了,被歌聲吵醒後,開門出去一起唱。
越來越多人加入,那聲音便越來越大。
姚臻並非不喜歡這樣的意氣風發,但他現在很惱,很煩,心中有著萬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