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來了,誰也沒見過塞北書生,誰能證明面前的這個就是塞北書生呢?換言之,誰又敢說這不是塞北書生呢。
“當然。”
來者自信地笑了笑:“我若不是塞北書生,何必來這裡呢,要知道,現在這個情況,誰冒充塞北書生,誰就是找死啊。”
保安一想,也是。
“那您跟我來吧。”
塞北書生跟著保安,一路暢通無阻地進了大廳,上了臺。
場外的記者和觀眾已經不得不信了,不由在心裡感嘆一句:
“高人啊!這就是高人啊!”
“塞北書生先生的風範,果然是我等後生小輩難以理解的。”
“什麼?你就是塞北書生?”聽了保安的話,釋信也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來者。
“我想我是的。”塞北書生點了點頭,很有耐性地說道:“各位大師,不是要找我來談經論道麼?那我們可以開始麼?”
“呃……”
釋信有些猶豫,顯然不敢相信:“那個……那個,這位施主,你能證明一下你是塞北書生麼?”
不僅釋信不信,就是場下的眾人,記者,工作人員沒有一個人肯相信這就是塞北書生啊。
這哪是塞北書生,這明顯就是個老古董麼?乍一看,還以為是從民國穿越過來的呢。
你瞧瞧,這一身打扮,不倫不類,哪有一點文壇宗師的架子。
當然,很多文藝家都有一些復古情節,或者特殊的怪癖,但問題是,這個塞北書生才多大啊,這一身打扮,明顯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老古董,才會這麼裝扮自己的嘛!
難道越有才的人,就越古怪?
怎麼證明自己呢?
這可難住了塞北書生,良久,他不確信地說道:“要不,我現場寫一首詩?”
寫詩?
這倒是個好辦法?
目前看來也只有這個辦法了。
誰不知道,塞北書生是有名的大詩人,射鵰三部曲裡的古詩詞秒殺當代所有詩人!
這讓他現場寫一首詩,好不好,一聽就是那麼回事。別人想冒充,也得有這才華啊!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
塞北書生長袍一甩,略一沉吟,開口道:“馬上七夕節了,那我就寫一首關於愛情的小詞吧。”
小詞?關於愛情的?
現場的觀眾一聽,就來了興趣,誰不知道塞北書生的情詩寫的好。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別期若有定,縱使千般煎熬又如何!”
這些都是塞北書生在裡寫的情詩,珠玉在前,塞北書生還要寫情詩。一想到塞北書生的才華,大家都滿臉期待地望著塞北書生。
塞北書生果然不負眾望,緩緩地唱道: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詞優不優美先不說,關鍵塞北書生這獨特的唱腔已經震撼全場了。
自古以來,吟詩唱詞。
但是今天,詩詞作為傳統文學,一個個成為語文課本里,中小學生學生必備的內容,早已經失去了那種美麗,而變成了一種痛苦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