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南哥正好在京都啊,前幾天作了一首《青花瓷》,沒想到又畫了一幅經典名畫啊!”
“南哥真的太優秀了!喜歡!”
一時間,“南立”這個名字,再次出了一把風頭。
接著,京都日報,大華藝術雜誌都用大篇幅報道了這幅作品引起的轟動,其中幾份報紙更是以“大華書畫有望復興,音樂詩人南立成為扛鼎人物!”
文章裡更是以書畫為引,把孔文海口中的‘南立大師’看成了書畫界的希望。
南方都市報則以“南立邁入書畫圈,一字一畫震驚書畫界!”,在這篇評論中著重評價了這兩幅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書法和畫技,認為此畫定會引起書畫的創新和改革。
不過,在大華國,傳統文化早已經處於被曲高和寡的尷尬地步,年輕人雖然嚮往也敬重,但是真正關心並且願意踏踏實實去學習的就太少了。
若是其他人,最多隻在學術圈和愛好者引起了一陣波瀾,大部分普通民眾看了也只是圖個熱鬧,當做談資罷了。
但是南立不一樣啊,他本身就是歌手,在年輕人心目中有巨大的影響力。
因此,這便吸引了一些超級富豪,以及藝術投資者們,他們對於這幅作品非常看好,相信這是未來不亞於“司母戊鼎”的國寶啊。
現在的有錢人,最看重的是什麼?
那就是品味啊。
這年頭,什麼最多,暴發戶最多。
尤其是近幾十年,無數人下海經商,腰纏萬貫,發家致富。
他們當然最想的是被別人認為自己是高雅的人,誰都不想被人稱為暴發戶,誰都不想被人看為粗人一個。
而想讓別人高看,最容易的辦法是什麼?
當然是學一些高雅的藝術,什麼最有品位最高雅?
自然是書畫了,這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書畫的價值就是被這些有錢人一步步給捧到天上去的,他們中的很多人不在乎作品的水平如何,在乎的是作品是否讓世人認同。
如果全世界人都認同了一幅作品,那麼毫無疑問,這幅作品就是最有價值的。
南立這幅作品已經被孔文海推崇為驚世之作。
孔文海是誰?
華夏書畫界最具權威的鑑賞人,同時也是世界最有權威的鑑賞人之一。
再加上那麼多新聞報紙的宣傳,
這幅作品的名氣大增,價值也瞬間被炒了上來。
京都博物館展廳中,今天的遊人比昨天多了幾倍,在這熙熙攘攘的展廳中,南立那幅作品前,更是裡三層外三層的圍滿了人。
閃光燈不時的亮起。
眾人各種各樣的讚歎驚歎聲不時傳來。
唐儒山和孔文海在不遠處看著圍觀的人群感慨的搖搖頭,向裡面的工作室走去。
何時他們書畫界這種小眾藝術也能得到這麼多人的關注?真是多虧了南立的福啊!
“唐教授,您好!”
身後忽然傳來了聲音,兩人詫異的轉過頭去,只見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快步走了過來,身後跟著兩位外國人。
“有什麼事麼?”唐儒山問道。
“唐教授,孔老先生,你們好,我叫張可佳,是荷蘭藝術投資公司的顧問,這是我的名片,請多多指教!”
年輕人客氣的說道。
兩人接過名片,唐儒山問道:“小夥子,你有什麼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