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入道?曹安給自己定的是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忘掉目標,忘掉自己,忘掉修為,勤懇練劍,不捨晝夜,只研習三門劍術:【萬劍歸宗】、【獨孤九劍】以及【劍二十三】。
於簡單之處見真功,便是行走坐臥之間,也不忘練劍。
撥雪尋春,燒燈續晝。
孔雀河直上後,頂著古蘭河道的風沙,前行六千里,來到了白鷺道,用時一年零六個月。
仗著陽神的感知和見識,無數次糾正了劍法之中的弊端和破綻,修行日深,越是感覺自己當初所謂的武技修行大圓滿越像個笑話,氣息內斂,劍氣內蘊。
這一日,一襲灰袍的曹安來到了白鷺道城門腳下,頭戴斗笠,手持竹杖,以黑色麻布遮著口鼻。
看著面前人來人往的白鷺道城門口,曹安扯下這麻布,一時間有種恍然隔世的感覺,古蘭河道,顧名思義,就是之前的古蘭河流經之地。
它就繞著魚牢山而流,兩千年前,魚牢山中,一火蛟成了氣候,竄出魚牢山,以神通境修為入古蘭河,為禍四方,也就是蛟龍之屬的天賦異稟,這以火元成就神通的惡蛟,收斂氣息後,在這古蘭河中,依舊活的滋潤。
它妄想以水法實現陰陽相濟,化而為龍,本來這種事情,大乾皇室是樂於看好的,畢竟是神通境強者,出於對強者的基本尊重,不管是人還是妖,只要能溝通,不為禍一方,朝廷都是睜隻眼閉隻眼。
卻未想,這惡蛟壓根就不買朝廷的賬,表面上對於朝廷的示好誠惶誠恐,私下裡,依託著古蘭河暗興金龍教,欲以香火成神之法,省去苦修,直接將水法練至火法相同的境界。
事實上,它差點就成功了,那時候,古蘭河兩岸,誰人不尊不敬金龍教,就會給整個村落甚至是大城帶來天災人禍,而虔誠信仰之地,則風調雨順。
引來了帝國堪輿院,上請帝命,派遣出四名神通境的帝國守護者,先在上游直接將古蘭河改道,斷了惡蛟的根基,合力將其斬殺在古蘭河道上,惡蛟之血灑落古蘭河道,濃郁而精粹的火元致使整個古蘭河道荒漠化。
直至如今,都是寸草不生,狂風呼嘯,曹安這一路,懶得改道,從孔雀河走出來後,就沿著古蘭河道走了過來,頂著風沙,練劍、行路,耗時一年六個月,將將橫跨都魁道!
這一年多以來,幾乎是心無旁騖,一心只練劍,目前劍術上當以何種境界來描述自己,曹安說不上來,但很顯然,沒有入道。
介於劍術與入道的過渡階段吧,兩次入術樓,停留的時間都不長,術樓對技與術的作用極大,但對道的作用,就有些微小了。
從宏偉的城牆走過之後,滿眼都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行人,商販、居民、江湖人、書生,甚至還有身著帝國制式武備的軍卒,聽慣了風沙的曹安,雙耳中流入了嘈雜的人聲,一時間還有些不適應。
作為帝國最古老的一道,白鷺道的底蘊是其他道所難以企及的,這裡擁有著天底下讀書人都向往的青蓮書院,更是六朝之古都,大乾初建的時候,原本也意向是定在這裡。
武夫對天地之氣的感應最為敏銳,曹安踏入這裡之後,便真切的明白了什麼叫做底蘊,這裡還只是白鷺道之下的承德州城,而不是道城,都有著一絲絲若有若無的‘龍氣’。
六朝古都選址,不是沒有道理的。
(卡文,今天先這樣吧。番茄還有主站的評論我都看的,有好有壞。感謝支援,感謝點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