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母也是修士,曾告誡他:禍從口出。
他便開始沉默寡言。
不過這沉默到底有沒有用,就不得而知了。
“說來宋師弟近些時日,怎麼沒有再去墨道院了?”
他主動跟宋宴打招呼,主要還是因為,這位宋師弟似乎是他成為墨道院執事以來,第一位真正用書道,去修養心性的人。
說不定,也是一位喜愛書道的同道。
若有機會,日後邀他一同去水墨丹青會。
宋宴有些摸不著頭腦,但箇中原因並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所以還是如實相告了:
“近來修煉小有突破,後又隨內門師姐外出執行任務,就沒有再去。”
“原來如此。”
孫正甫點了點頭:“書之一道,可教人心無旁騖,明心見性。我觀師弟的字跡,頗有此道天分,日後可以多多交流。”
“是,師弟受教了。”
這位師兄……好像是一位真心實意鍾愛書法的修士。
“你今日來此,是要尋什麼典籍麼?”
“倒也不是什麼功法密錄,師弟此番前來,是想找一些關於上古時代‘劍修’的書籍。”
“雜聞、典籍具可。”
“劍修?”
孫正甫口中琢磨著這個詞,他時常來此尋找書道典籍,大部分書,都有印象。
“我似乎是見過幾部雜書的名字上有含‘古劍’、“劍修”之類的字眼,不過我如今記得的,是在三樓六架,《墨道碑林典》附近。”
宋宴心中一喜,連忙稱謝:“多謝師兄指點。”
“不必客氣。”
孫正甫已經來此有些時辰了,他將手中書放回架上,便跟宋宴告了別,離開了書樓。
“真是位熱心的師兄。”
宋宴來到了三樓六架,找到了那部《墨道碑林典》,以此為基礎,向四周搜尋,果然很快就找到了這本書冊。
《古劍奇談》。
耳熟。
外門書樓中的這些書冊,都是紙質,並非玉簡,所以需要一頁頁翻閱。
宋宴稍稍翻了幾頁,確定了是自己要找的書籍,便下了樓,將此書登記借閱了。
今日行程有些緊,怕坊市畢市,等到雜物清售完,再安安心心翻看不遲。
……
靈源澤坊市,中心區。
與秦婆婆的解憂雜貨鋪那處所在不同,丹器陣符,萬寶閣樓,除了沒有一些怪東西,與夜市的熱鬧程度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