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那隻能憑藉兄弟多與拳頭大,李廣平更不行。
另外,幾年後市場經濟開始,到時候也不用去石頭城了,會有許多菜販子主動找上門,沒有石頭城蔬菜局這層關係聯絡,政策再變得寬鬆,互助組失去了意義。也不用各自的矛盾,即便沒有矛盾,自己兒也散掉了。
但不是沒有好處,去年是李默的帶領提議,也是李默的技術,更是李默打通了蘇省哪邊的門路。不過沒有看到收穫前,大家都擔著風險的,皆屬於創始人。
今年則不同,其他人是看到好處的,是屬於來撿便宜的來沾光的。
無疑到時候會領李家的情義,最少不敢明目張膽地對李家持強凌弱,更不會象三丫子所說的那樣,你家幸虧李大富搬到曹鎮來,才變好的。也許是變好了,但受了多少窩囊氣。
外部環境多少會改善,家裡收入也高了,一家人吵嘴的現象同樣也會自動減少。
可能是有點兒不公平,但上哪兒找絕對性公平?
李廣平還是有些不甘。
李默又說道:“爸,這是臨時之策,釣黑魚甲魚是從水裡刨出來的,大棚蔬菜裡從泥裡摳出來的,雖掙了錢,但是極辛苦的錢。只不過我想出這幾種方法,讓家裡臨時過渡一下。只要兩三年,兩三年……”
“小默,你說那個養豬萬元戶,怎麼可能掙一萬塊錢。”李廣平忽然問。
想一想自己掙這個錢吧,不少了,也滿足了,可掙得多辛苦啊。
“爸,人家可能是丘陵地帶,有足夠的面積養豬,養很多豬,另外又可以上山砍草回來,搭配一些飼料,就可以養很多豬了。養一頭豬掙不了幾個錢,十頭呢,一百頭呢,兩百頭呢。這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我們這裡也沒有多少水啊。”
曹鎮是魚米之鄉,人煙比較稠密,因此人均土地資源與水面資源十分有限,但李廣平可不是指這個。
“爸,過兩三年你就知道了,現在你想著法子讓我說,我說了,掙不到還是掙不到,能掙到一分錢也不會少,反而亂了心。難道現在這樣,你還不滿足嗎?”
李廣平聽了兒子的勸,請鄉親們幫忙。
果然。
非是大家眼皮子淺,而是見識有限,別人不成功,自己真不敢做啊。
花了兩天時間將油菜割掉,曬乾好,又請人花了兩天,將菜籽打下來。至於耕田,反正是中稻,不那麼著急了。
到了李默弟弟出生的時候。
這時,有不少地方在孩子出生時是請接生婆接生的,偶爾就發生了不好的事。
李廣平做得不錯,喊來了陳醫生接生。生孩子,人命關天的大事,如果再有什麼男女之嫌,那不叫思想格調低下,而是叫愚昧。
外婆也趕了過來。
舅舅家的早稻載了下去,女婿家還在忙著呢,況且女兒要生孩子。
一大家子緊張地盯著房間,李默坐在門坎上,臉上表情有點兒複雜,有些喜,有些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