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喜出望外的迎上去,臉上的表情似哭似笑,為了讓張婷將這個鏡頭拍好,李默還給了一個承諾。但現在看起來,這個鏡頭真的很重要,它可以說是整部電影的畫龍點睛之處。
還是與鐵道員一樣,畫面猛然縮小到螢幕的四分之三,男主角開始漸漸消失,只剩下一個頭部,女主角臉上繼續保持著微笑,可是眼角去流出一滴淚花,畫面定格,餘下四分之一則是工作人員的滾動字幕,還有鳳飛飛唱的《飄洋過海來看你》。
樂家一家幾口走出電影院,樂宜靜忽然撫著胸口說:“奶奶,爸,媽,我好心塞。”
其他觀眾一個樣,似乎最後的結局很陽光吧,也讓他們很感動,然而越回味,越是覺得有點蛋蛋的憂傷。
但在魔都,觀眾不是憂傷,而是驚訝。
電影結束。
李默走上舞臺,非是接受記者提問,也沒有說電影的事。
他說道:“各位,有的礙於政策不明,你們不便報道,當然,終有一天,我這副眼鏡能摘掉的。”
他就是現在摘掉眼鏡也沒有多大關係,不過到了學校,是休想安生學習。
這是喻意終有一天國家政策會公開准許有他這樣的人存在。
李默繼續說:“有一些思想偏左的媒體雖不敢對我深度報道,但他們知道我許多訊息,包括新東方科技教育培訓公司,於是指責我賺老百姓的辛苦錢,又說我資助了一些民運分子出國留學。”
真有,只是這些媒體弄不清楚上面的具體政治動向,說得很含蓄。
這讓李默感到一絲危險的氣息。
即便明年,上面的意見都未完全統一,一會刮東風,一會刮西風。
他可不想自己成為兩股意見爭論的焦點。
特別是今年,政策是收縮的,自己若是大咧咧的,萬一撞了邪,還真有點大不好說。
李默想來想去,想出了一條對策,他繼續說道:“之所以推出新東方,也不是為了賺錢,是因為我聽到看到了許多不好的訊息。比如一些自費留學生出國留學,他們對外面的世界不瞭解,於是讓黑中介騙走了很多的錢,然後送到了一些野雞大學讀書,在哪些學校能學到什麼,還不如國內的一些技校呢。以及國內一些所謂的科技公司,騙老百姓養蝸牛,種中藥,蜈蚣等等,有的確實有這麼一回事,然而對於普通農民來說,他們的文化跟不上,資本跟不上,各方面技術條件跟不上,所以飼養種植必然失敗,即便勉強養殖成功,也找不到銷路。但花高價錢買了種子種苗,還交了不菲的培訓費。這才是真正坑害老百姓的錢……所以我才推出了新東方。”
“關於民運分子,我只想說一句,宜集團只是一家公司,它並沒有多少調查能力。即便有國家機器,且看國家用公款資助了大量留學生,回來了幾個?沒有新東方子公司英豪公司的培訓,這些人也會找到出路出國去。至於我的國家觀念,相信有資格責問我的人,寥寥無幾。愛國不是喊出來的……”
“無論是新東方,還是宜集團,稟程的宗旨依然是互惠互利,共贏,以及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早先我就有一項安排,只是時機未成熟,至於什麼時機,相信你們也清楚的……因此我代表新東方做出一項決定,也就是很早就準備的安排。每年會在新東方廚藝學校裡,挑選一千到兩千名勤奮聰明,腦子好使,確實有做菜天賦的學員,然後與他們簽訂相關的合同,教導他們做一些國外受歡迎的中國美食,比如煎餅、包子、餃子、小籠包子、拉麵、肉夾饃、韭菜盒子、手抓餅、掉渣餅、白吉饃、灌湯包、火鍋、酥油火燒……等等。”
中國美食太多了,即便是這些小吃,李默自己都能數出好幾十種。
有的記者開始吞口水,不提罷,一提都覺得有點餓得慌。
“一邊將這些美食做精,一邊教導他們在國外的注意事項,當地風俗與法律,特別是飲食稅務方面的法律,同時教導他們當地的語言,直到什麼時候能勉強做到交流,然後資助他們去國外開店。”
“具體的做法便是,在對這些學員進行美食、法律與語言培訓時,新東方會利用宜集團的資源,去國外尋找適合做小吃的店鋪,將它們租下來。宜集團在國外的產業我不多說了,只提國內的產業,當初宜樂才入駐魔都時,只是一百來畝,幾百名工人的小廠,短短几年內,發展成為面積達到近四平方公里,全國擁有近八萬名員工的集團公司。若是質疑宜集團的能力,相信,也不需要新東方來扶持了。”
但李默所說的宜集團不是到此為止的,還在繼續迅速的擴張著。
誰敢質疑宜集團的能力?
可得將醜話說到前面,萬一遇到老賴,說就是你們找的店鋪,位置不好,所以我虧本了,不能還你們的錢。
“不但租店鋪,還幫助學員幫相關的執照,再與各學員、以及各省的簽證機構協商,至於國外的,則由宜集團來做擔保,讓這些學員出國,用這些店鋪向外國人銷售中國各個美食。至於培訓與出國的費用,以及開店鋪的成本,由新東方來貸款。”
李默前面說完,下面就炸了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