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畫叟笑著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曹植這個人太具有戲劇性。”
我不由自主地點頭迎合。
“民間對於這篇賦的由來一直以來都是爭論不休,有的說是曹植愛上自己哥哥曹丕的妃子甄宓,甄宓死後曹丕召見了他,並將她生前的遺物送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就幻想出了這樣一個人神相愛的故事。”畫叟這番解釋真讓我刮目相看。“一句話說,這是一個狗血的**愛情故事。”
“這……”畫叟這麼離譜的點評讓我一時間難以插嘴。
“還有人說是因為曹植爭奪王位失敗,被曹丕連續貶職,最後發配到了鄄城,曹植鬱郁不得志又無處抒發胸臆,只能寫下這首賦來聊以**,一句話說這是一個王室鬥爭的悲慘故事。”畫叟給出的另外一番推論讓我更是瞠目結舌。
“大爺,你的這兩個推論如果是十年前的我一定會選擇相信其中之一,因為那時候我根本不會認為這世界上真的有天神,但今日不同了。”我一本正經地回答他。“我......”
“不用擔心,小老闆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就好,說不準咱們兩個的想法是一樣的。”
我深呼吸一口氣,平復了下情緒,因為接下來要說的話在很多人看來一定是天方夜譚。“我覺得曹植寫下這篇賦並不是因為叔嫂情,也不是因為帝王遺恨,他只有一個十分簡單的理由:那就是洛神真的存在,而且洛神確實很美。”
畫叟一邊點頭一邊笑著,他這次的笑容一點也不輕薄,而是滿滿的讚許。“恩,小老闆很上道嘛,接著說。”
“我甚至覺得這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人都見過洛神,其中不乏名人。”我將這個話題延續了下去。“屈原在《天問》和《離騷》中也對洛神的美有諸多描繪,司馬相如和張衡的作品中也都有所涉及。”
我說這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在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就有這樣的句子。
若夫青琴宓妃之徒,絕殊離俗,妖冶嫻都,靚妝刻飾,便環綽約。
這段話與《洛神賦》中的描述基本上一致。
“所以呢?”
“所以我認為《洛神賦》之所以盛名是因為曹植寫出了很多有幸一覽洛神嬌仙容的人的共同心聲。”我堅定地說。
畫叟突然鼓起掌來。“分析得真好,小老闆不簡單啊,看來還真不是凡人。那你再想想這和《洛神賦圖》會有什麼關係呢?”
我一驚,畫叟這看似漫不經心的發問就讓我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覺。“難道?”
“讓我來接著你的話說下去吧,大畫家顧愷之也曾經見過洛神,並且和曹植一樣寢食難忘,於是就創造了這麼一個描畫出洛神真實樣貌的畫之境。”畫叟這一刻看起來再也不是先前落拓不羈,他看起來嚴肅了很多。“走進這幅畫你也就可以像那些人一樣與洛神隔河對望。”
聽了這番話我感覺自己整個人都有種控制不住的亢奮,洛神賦本就是我的摯愛,那麼美的詞藻只為這一個女子而堆砌,她到底有多美我真的很想知道。
“大爺,我想進去看看,你快告訴我怎麼進去。”我有些急不可耐了。
“你看你,這還沒看兩幅畫就沉溺了。”畫叟無可奈何地看著我。“你這下知道為什麼左道長會說畫之境功過參半了吧。”